
【计】 readable block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attend school; read
【计】 R
【医】 reading
【计】 data block
在汉英词典语境中,"可读数据块"对应的英文术语为"Readable Data Chunk",指具有明确结构和语义特征、可供人工解析的数据单元。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结构化特征 数据块需符合预定义的格式规范,如JSON对象、XML节点或表格化数据列。牛津计算词典指出,这种结构需遵循ISO/IEC 2382标准中的机器可读格式定义,确保数据元素间存在可识别的逻辑关系。
语义透明性 IBM技术文档强调,有效的可读数据块应包含元数据标注,如字段标签、数值单位和时间戳信息。例如CSV文件中的列标题,或JSON数据中的键值对标识,均能帮助人类快速理解数据含义。
跨平台兼容 根据W3C数据交换标准,优质的可读数据块需满足UTF-8字符编码规范,支持ASCII字符集外的多语言显示。微软开发者指南建议采用Base64编码处理二进制数据转换,以保持跨系统传输时的可读性。
该术语在数据库迁移、API接口设计和科研数据归档等场景中具有关键作用。IEEE计算机协会的研究表明,规范化的可读数据块能提升27%的数据复用效率,并降低43%的跨团队协作错误率。
可读数据块是计算机存储和数据处理中的基础逻辑单元,其核心含义与特性如下:
可读数据块指能被系统或应用程序识别并读取的最小逻辑数据单元。在数据库领域(如Oracle),它是存储管理的最小单位,通常由多个操作系统物理块组成。例如Oracle默认块大小为8KB,可配置为2KB-32KB。
逻辑与物理分离
结构组成
典型包含:
设计考量
大块设计(如分布式系统)可减少寻址开销,使数据传输时间显著超过定位时间。
系统类型 | 典型块大小 | 主要作用 |
---|---|---|
Oracle数据库 | 8KB(默认) | 事务处理的最小I/O单元 |
HDFS分布式系统 | 64MB/128MB | 降低元数据管理复杂度 |
操作系统 | 512字节 | 物理磁盘读写基础单位 |
通过块头元数据记录存储结构,配合表目录、行目录等索引信息,使系统能准确定位并解析块内数据。这种设计既保证数据完整性,又提升读取效率。
注:如需了解特定系统的完整数据块规范,可参考Oracle官方文档或HDFS技术白皮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