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ard-to-disk conversion
card
【计】 card
【经】 card
disk; diskette
【计】 disk; DSK; MD
【化】 magnetic disk
【经】 disk
change; shift; switch; transform; transition
【计】 change-over; conversion; convert; cut-over; handover; translate
translating; translation
【经】 convert; switching
"卡片—磁盘转换"是计算机存储技术演进中的过渡性概念,指将早期基于物理卡片(如打孔卡)的数据存储方式转换为磁性介质(磁盘)的数字化处理过程。该术语包含两个核心维度:
物理介质转换
打孔卡(Punched Card)作为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的数据载体,通过特定位置穿孔记录二进制信息,典型规格为80列×12行排列。磁盘(Magnetic Disk)则以磁化方向存储数据,1956年IBM 305 RAMAC首次实现5MB磁盘存储,读写速度较卡片提升千倍量级。
编码系统迁移
卡片数据需通过霍勒里斯编码(Hollerith Code)解析,每个孔位对应特定字符或指令。磁盘采用二进制直接寻址,依托IBM在1961年提出的CHS(柱面-磁头-扇区)寻址模式,实现非顺序数据访问。
该转换过程催生了关键过渡技术——卡片阅读机(Card Reader),此类设备通过光电传感器解析卡片孔位,经接口电路转换为磁脉冲信号写入磁盘。据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记录,1964年IBM 2540阅读机每分钟可处理1000张卡片。
当前该术语多用于计算机考古学领域,指代早期数据迁移工程。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2018年论文指出,美国社保局在1973年完成的最后一批卡片数据迁移耗时11个月,涉及7300万张卡片的格式转换。
“卡片—磁盘转换”是一个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卡片(Card)
指早期的数据存储介质,如打孔卡片(Punched Card),用于存储程序或数据。这种介质在20世纪中期被广泛使用,通过卡片的孔洞排列表示二进制信息。
磁盘(Disk)
指磁性存储设备,如软盘、硬盘等,通过磁化表面记录数据。相比卡片,磁盘具有容量大、读写速度快的特点。
转换(Conversion)
指将数据从卡片格式转移到磁盘的过程,通常需要专用设备或程序完成格式转换和传输。
如今该术语主要用于描述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历史演进,实际应用已较少。类似概念可延伸至不同存储介质间的数据迁移(如磁带转固态硬盘)。
若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可参考计算机存储发展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