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tituberculosis
contend with; defy; fight; refuse; repel; resist
【医】 Adv.; contra-; ob-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医】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经】 role
抗痨作用(Antituberculous Effect) 指药物或治疗方法能够抑制、杀灭或对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从而预防、治疗结核病(Tuberculosis, TB)的生物学效应。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英文释义为 "effect against tuberculosis" 或 "antituberculous activity"。
作用对象
特指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或杀灭作用。结核病是一种由该病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肺结核),也可侵犯淋巴结、骨骼等其他器官。
作用机制
抗痨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干扰结核杆菌代谢:
药物分类与联合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多药联用以延缓耐药性产生,核心药物包括:
临床意义
规范的抗痨治疗可显著降低结核病死亡率。标准短程化疗方案(DOTS)需持续6–9个月,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并防止复发。
《全球结核病报告》定义抗结核药物作用机制及治疗指南(来源:WHO Tuberculosis Guidelines).
中国结核病诊疗共识中对抗痨药物药理作用的详细阐述(来源: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中二线药物应用标准(来源:CDC TB Treatment Guidelines).
关于抗痨治疗疗程优化及疗效评估的研究综述(来源: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抗痨作用”指药物或治疗方法对抗结核病(尤其是肺结核)的综合效果及机制。以下是具体解释:
“痨”在传统医学中多指肺结核,现代医学中泛指结核病。“抗痨作用”即通过抑制结核菌、缓解症状、调节免疫等方式治疗结核病的能力。
需严格遵循早期、规律、全程的用药原则,若用药后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抗痨作用”是药物从病原体抑制、症状缓解到免疫调节的多维度治疗效果的统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