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urface phenomena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表面现象"指事物外在可直接感知但未触及本质的表征。其核心释义与英文对应如下:
表面现象(biǎomiàn xiànxiàng)
来源:《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p. 89
哲学语境
指与"本质"(essence)对立的"表象"(appearance),如黑格尔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来源:《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p. 112
科学领域
在物理学中描述可观测但需进一步分析的宏观表现(如液体表面张力现象)。
来源:《英汉综合科学技术词典》,科学出版社,2016年,p. 342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处理为:"surface phenomena that obscure the true nature of class struggle"(掩盖阶级斗争本质的表面现象)。
来源: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 I,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65, p. 307
此释义体系融合词典学规范与跨学科应用,符合术语解释的(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原则。
“表面现象”是一个复合词,由“表面”和“现象”组成,通常指事物外在的、可直接观察或感知的表现形式,而非其内在本质或深层原因。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哲学与认知层面
在哲学中,“表面现象”常与“本质”对立,指事物呈现给人的感官印象或初步认知,可能掩盖真实规律。例如:太阳看似围绕地球转动(表面现象),实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本质)哲学基础理论。
自然科学领域
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指物质表层的特殊性质,如水的表面张力使昆虫能漂浮(现象),其本质是分子间作用力差异。
社会与人际关系
形容人或事件的外在表现与真实意图不符的情况。例如:一个人看似热情友善(表面现象),但可能隐藏着功利目的。
注意:表面现象可能具有迷惑性,需通过理性分析或实践验证才能揭示本质。日常使用中,该词常带提醒意味,如“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