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parasitic antnna
寄生天线(Parasitic Antenna)是天线工程中的一种被动元件,通过电磁耦合而非直接馈电工作,主要用于增强天线系统的方向性和增益。以下是详细解释:
工作原理
寄生单元不连接传输线,而是通过邻近的有源振子(驱动单元) 激发感应电流。其长度和间距的调整可改变辐射方向图,典型应用如八木-宇田天线(Yagi-Uda Antenna)中的反射器(Reflector)和导向器(Director)。
汉英术语对照
注:术语源于其“依赖驱动单元辐射能量”的特性,类比生物学中的寄生关系。
反射器(长于驱动单元)使波束后向反射,导向器(短于驱动单元)引导能量前向聚焦,形成高增益定向波束(参考IEEE标准145-2013)。
因依赖谐振长度,工作带宽较窄(通常<5%),需精确设计单元尺寸(文献:Balanis, Antenna Theory)。
八木天线利用多个寄生单元提升UHF频段信号捕获能力(来源:ARRL《天线手册》)。
军用雷达采用寄生阵列实现窄波束扫描(案例:AN/SPY-1相控阵雷达)。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链接,参考文献信息基于经典学术出版物,用户可查阅IEEE Xplore、Wiley等数据库获取原文。
寄生天线是一种通过引入非直接馈电的元件(寄生单元)来优化天线性能的结构设计,常见于提高方向性、增益或拓宽带宽。以下是详细解释:
寄生天线包含激励单元(直接连接馈电)和寄生单元(无直接馈电),后者通过电磁耦合调整辐射特性。寄生单元自身不发射能量,但能反射或引导电磁波,从而改变天线的方向图或谐振频率。
天线中的“寄生”指功能性元件,而电路中的寄生参数(如寄生电容)多为非理想的干扰因素。
示例图:八木天线结构示意图
引向器 → 激励振子 → 反射器
(短振子)(馈电点) (长振子)
方向:电磁波能量主要从激励振子向引向器端辐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天线设计或耦合器技术,可参考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