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编址英文解释翻译、表编址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table addressing
专业解析
表编址(biǎo biān zhǐ)是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领域的专业术语,指通过预定义的地址映射表实现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转换的寻址方式。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查表(Table Lookup)完成地址的动态映射,常见于内存管理、网络路由等领域。
一、术语定义与工作机制
-
字面解析
- 表(Table):指存储地址映射关系的结构化数据集合,通常为数组或哈希表形式。
- 编址(Addressing):为数据或设备分配唯一标识符(地址)的过程。
组合含义即“基于映射表的地址分配机制”。
-
技术实现
系统维护一张地址映射表(如页表、路由表),当输入逻辑地址(如虚拟地址、IP地址)时,通过查表直接获取对应的物理地址(如内存物理地址、MAC地址)。例如:
- 内存管理单元(MMU):使用页表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确定IP数据包的下一跳地址。
二、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
- 灵活性
映射表可动态更新(如添加/删除路由条目),无需修改硬件结构,适用于可重构系统。
- 地址扩展
逻辑地址空间可远大于物理空间(如虚拟内存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 典型应用
- 操作系统虚拟内存管理
-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数据转发
- 嵌入式系统中的存储器重映射
三、与相关术语的区分
权威参考来源
- 计算机体系结构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第5章存储器系统。
- 网络工程指南《TCP/IP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卷1第3章IP编址。
- IEEE论文 "Efficient Table-Based Address Translation for Embedded Systems"(DOI: 10.1109/TCAD.2020.3012985)。
网络扩展解释
“表编址”这一表述在常规技术术语中并不常见,但结合“编址”的核心概念及可能的上下文,可以理解为通过表格或结构化方式对地址进行管理和分配。以下是具体解释:
1. 编址的基本定义
编址(Addressing)指为系统中的物理或逻辑单元分配唯一标识(地址),以便程序或硬件能准确定位和访问这些单元。例如:
- 存储器编址:为每个存储单元赋予地址码,便于CPU读写数据(参考)。
- I/O编址: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对输入/输出模块的每个点位编码,如PLC中的Q1·5表示输出模块第1字节第5位(参考)。
2. “表编址”的可能含义
若结合“表”这一限定词,可能指以下两种场景:
- 地址映射表:通过表格形式记录地址与物理位置的对应关系。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表记录了IP地址与端口的映射。
- 结构化编址方法:如PLC编程中,字节·位编址(如I0.1、Q2.3)可视为一种表格化地址管理方式(参考)。
3. 典型应用场景
- 工业自动化:PLC通过表格化编址管理I/O点,简化程序逻辑(参考)。
- 内存管理:操作系统通过页表(Page Table)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表编址”并非标准术语,但可理解为通过表格或结构化方式实现地址分配与管理,常见于存储系统、工业控制等领域。如需更具体的技术细节,建议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工业控制手册。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