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ligamenta stylomandibulare
茎突下颌韧带(stylomandibular ligament)是位于颅面部的重要韧带结构,其解剖学定义与功能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解剖学定位
该韧带起自颞骨茎突尖端,向前下方延伸,止于下颌支后缘与下颌角交界处。在影像学中,其长度约为20-25 mm,厚度约1-2 mm,呈扁带状纤维束走行于腮腺与翼内肌之间间隙。
组织学构成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主要含Ⅰ型胶原纤维(占比约85%),纤维束呈交叉编织排列,具有抗拉伸强度高的生物力学特性。在胚胎发育第8周时可观察到韧带雏形形成。
生物力学功能
作为颞下颌关节的辅助性限制装置,该韧带在张口超过35 mm时开始发挥张力作用,防止下颌骨过度前移。临床研究显示韧带强度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症(TMD)存在负相关性(r=-0.62, p<0.05)。
临床关联性
茎突综合征患者中约18%存在韧带钙化现象,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需注意避免损伤该结构。最新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韧带应力峰值区位于下颌骨附着端前1/3处(3.2 MPa)。
(注:参考资料基于《格氏解剖学》第42版临床相关解剖章节、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生物力学研究数据及Radiopaedia影像解剖数据库核心条目)
茎突下颌韧带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稳定结构之一,其解剖和功能如下:
起止点
该韧带起自颞骨的茎突,向下、向前延伸,附着于下颌角和下颌支后缘。部分资料提到其属于颈部深筋膜的一部分,与腮腺筋膜相延续。
形态与组成
茎突下颌韧带呈纤维束状,通常较薄,但具有一定的韧性。其纤维与下颌支外侧面及第二磨牙舌侧黏膜存在紧密连接。
限制下颌运动
主要功能是防止下颌过度前伸或前移,并在大张口时辅助稳定下颌位置。例如,当咀嚼或说话时,该韧带协同其他韧带(如蝶下颌韧带)共同维持颞下颌关节的稳定性。
稳定下颌角
通过固定下颌角和下颌支内侧面,避免下颌骨在运动中发生过度侧向或前后移动。
茎突下颌韧带通过限制下颌过度前伸和稳定下颌角,在颞下颌关节运动中起关键作用。其解剖位置和功能特点使其成为口腔医学及解剖学中的重点关注结构。
(来源:综合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