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inea
几内亚(Guinea)是西非国家,中文名称源自葡萄牙语“Guiné”的音译,英语对应为“Guinea”。该国全称“几内亚共和国”(Republic of Guinea),首都为科纳克里。以下从汉英对照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
词源与历史背景
“Guinea”一词最初指代西非沿海地区,15世纪葡萄牙殖民者用此称呼当地部落。现代国名继承这一历史称谓,独立后于1958年确立为共和国。
地理与人口特征
几内亚国土面积约245,857平方公里,西邻大西洋,东部与马里、科特迪瓦接壤。全国人口约1,340万(2023年数据),主要民族包括富拉尼族、马林克族和苏苏族。
政治体制
宪法规定为总统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现行宪法于2021年政变后修订,由过渡政府主导国家事务。
经济概况
经济以矿业为主导,拥有全球最大铝土矿储量(占世界总量1/3),主要出口铝土矿、黄金和钻石。农业则以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为主。
文化与社会
官方语言为法语,本土语言包括富拉语、曼丁哥语等。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约占85%人口),传统音乐与舞蹈(如“Djembe”鼓乐)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几内亚(Guinea)一词的解释可以从词源、地理、历史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
“几内亚”一词源于柏柏尔语,意为“黑人的土地”或“黑人的国家”。其来源有两种主流说法:
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西濒大西洋,陆上与塞内加尔、马里、科特迪瓦等6国接壤。国土面积约24.6万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属热带草原气候。首都科纳克里是重要港口城市,风景优美。
非洲有3个含“几内亚”的国名,均源于殖民历史:
“几内亚湾”是非洲西部海湾,沿岸涉及尼日利亚、加纳等10余国。有趣的是,几内亚共和国实际并不位于几内亚湾沿岸。
(注:更完整信息可参考中国签证资讯网、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