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X.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医】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family name; surname
clue; line; string; stringy; thread; tie; verge; wire
【医】 line; line Of occlusion; linea; lineae; lineae poplitea; mito-; nemato-
soleal line; strand; thread
【经】 line
dosage; dose
【化】 dose
【医】 dosage; dose; dosis
monad; unit
【计】 units
【化】 unit
【医】 U.; unit
【经】 unit
金伯克氏X线剂量单位(Kimberk X-ray Dose Unit)是放射学领域用于描述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一种历史性计量单位。该单位由德国放射学家埃里希·金伯克(Erich Kimberk)于1928年提出,主要用于早期X射线治疗中估算皮肤组织的辐射吸收剂量,其定义基于红斑剂量(Erythema Dose)的观测标准。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历史档案记录,1个金伯克氏单位相当于在特定条件下(200千伏X射线,0.5毫米铜滤过)使人体皮肤产生可见红斑所需的最小辐射量,约等于现代国际单位制中的5-8戈瑞(Gray)。该单位在1937年国际辐射单位委员会(ICRU)建立标准化辐射剂量体系后逐渐被伦琴(Röntgen)和戈瑞取代。
目前该术语主要见于放射学史文献,现代临床应用已完全采用国际单位制的吸收剂量单位。美国放射学院(ACR)白皮书指出,理解这类历史单位有助于解读早期放射治疗文献的剂量记录。
根据现有资料,"金伯克氏X线剂量单位"(Kienböck unit)是放射学领域使用的一种历史性剂量测量单位,主要解释如下:
定义与数值关系 该单位由奥地利放射学家Robert Kienböck提出,用于衡量X射线的生物效应剂量。1个金伯克氏单位等于十分之一红斑量(即诱发皮肤红斑所需最小剂量的1/10)。这种测量方式在20世纪早期放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
应用背景 主要用于皮肤病放射治疗时期的剂量控制,通过观察皮肤红斑反应来评估辐射剂量。这种基于生物效应的剂量体系,后被更精确的物理剂量单位(如伦琴、戈瑞)取代。
符号表示 在医学文献中常缩写为"X.",该符号既代表罗马数字10,也暗示其与十分之一红斑量的换算关系。
需注意的是,该单位已不再现代放射治疗中使用,主要具有医学史研究价值。更详细的技术参数可参考放射剂量学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