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Kienbock unit; unit Kienbock
金伯克氏单位(King-Armstrong unit)是临床生物化学领域用于量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的传统计量单位。该术语源于1934年英国生物化学家E.J. King与E.C. Armstrong提出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肝胆疾病和骨骼代谢异常的诊断指标。
在医学实践中,1个金伯克氏单位定义为:在37℃、pH 9.4的实验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毫克酚从磷酸苯酯中释放所需的酶活性。该单位系统曾被广泛应用于20世纪的临床实验室,其检测原理基于比色法测定酶促反应生成的酚类物质。
随着国际单位制(SI)的普及,现代医学已逐步采用更标准化的kat/L或U/L作为ALP活性的计量单位。但部分历史文献和传统医学教材仍会引用金伯克氏单位,特别是在解读早期研究数据时需注意单位换算:1金伯克氏单位约等于0.06 μkat/L。
“金伯克氏单位”(Kienbock unit)是医学领域中用于描述X射线剂量的一个历史性计量单位,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与用途
金伯克氏单位是20世纪初提出的X线剂量单位,主要用于衡量放射治疗中皮肤红斑效应(皮肤因辐射产生的红肿反应)。其剂量相当于1/10的红斑量(即达到皮肤红斑所需最小剂量的十分之一)。该单位在早期放射治疗和顺势疗法中有一定应用。
相关背景
其他名称
在不同文献中也被称为“卡门单位”或“金贝尔单位”,可能与不同地区或学者的命名习惯有关。
注意:当前医学领域已普遍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若需具体剂量换算,建议参考权威放射学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