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激酶原英文解释翻译、激酶原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prokinase

分词翻译:

激酶的英语翻译:

【化】 kinase
【医】 kinase

原的英语翻译:

former; original
【化】 ortho-
【医】 arch-; arche-; ortho-; pro-; prot-; proto-

专业解析

激酶原(英文:Kinase Precursor 或Prokinase)是生物化学中描述一类特定蛋白质前体的术语,指尚未具备完全催化活性的激酶酶原形式。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激酶原指激酶(Kinase)的无活性前体蛋白。激酶是一类催化磷酸基团从供体分子(如ATP)转移至特定底物蛋白、脂质或糖类的酶,广泛参与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控等过程。激酶原需经过特定蛋白酶切割、构象变化或化学修饰(如磷酸化)才能转化为具有催化功能的活性激酶。

二、生物化学特性

  1. 无活性状态

    激酶原通常包含抑制性结构域或封闭肽段(Propeptide),通过空间位阻或变构效应阻止底物结合或催化中心的暴露。例如,某些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原的激活需移除N端抑制序列。

  2. 激活机制

    • 蛋白酶水解激活:如凝血激酶原(凝血因子)通过级联反应被蛋白酶切割激活。
    • 变构调节:结合第二信使(如cAMP)或辅助因子后解除自抑制。
    • 翻译后修饰:如其他激酶对其磷酸化以解除抑制(如MAPK激酶级联)。

三、典型实例

  1. 凝血酶原(Prothrombin)

    肝脏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性激酶原,经凝血因子Xa切割转化为凝血酶(Thrombin),后者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参与凝血过程。来源:《生物化学》(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2. 蛋白激酶C原(Pro-PKC)

    需经磷脂酰丝氨酸、二酰甘油和钙离子协同作用,并通过蛋白酶切割释放催化结构域,形成活性PKC。来源: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IUBMB)酶学命名数据库。

四、生理与病理意义

激酶原的阶段性激活是细胞信号精确调控的关键机制,避免酶活性过早释放导致的异常信号传导(如肿瘤发生)或组织损伤(如胰腺炎中胰蛋白酶原的提前激活)。其突变或调控失常与血栓性疾病、癌症等相关。来源:NCBI医学主题词(MeSH)术语库。

五、汉英术语对照

中文 英文 缩写
激酶原 Kinase Precursor ProKin
酶原 Zymogen -
蛋白酶水解 Proteolytic cleavage -

权威参考来源:

  1. Nelson, D. L., & Cox, M. M.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7th ed.), W.H. Freeman.
  2. IUBMB Enzyme Nomenclature: https://www.qmul.ac.uk/sbcs/iubmb/
  3. NCBI MeSH Database: https://www.ncbi.nlm.nih.gov/mesh

网络扩展解释

激酶原是指激酶的无活性前体形式,需通过特定激活过程转化为有活性的激酶。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基本概念
    激酶原属于酶原的一种,是激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分泌时的非活性状态。其结构通常包含抑制活性中心的肽段,需通过水解或构象变化去除抑制部分,才能暴露活性位点,发挥催化功能。

  2. 激活过程
    激酶原的激活常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蛋白酶切割:如尿激酶原需被水解为双链结构,形成活性尿激酶,用于溶栓治疗。
    • 辅助因子结合:某些情况下需结合特定离子或分子以激活。
      激活的实质是酶原分子中特定肽键断裂,导致构象改变,形成活性中心。
  3. 生理意义

    • 自我保护:防止激酶在细胞内过早活化,避免损伤自身组织(如消化酶原保护分泌细胞)。
    • 精准调控:确保激酶活性在特定时间、位置释放,例如凝血酶原仅在血管损伤处激活,防止全身性血栓。
  4. 实例与应用
    典型例子包括尿激酶原(用于溶栓治疗)和凝血酶原(参与血液凝固)。这些激酶原在医疗中通过人工激活发挥治疗作用。

激酶原是激酶的储存形式,其激活机制和生物学意义体现了生命活动的高度精密调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