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两耳效应英文解释翻译、两耳效应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binaural effect

分词翻译:

两的英语翻译:

a few; both; tael; twain; two
【医】 amb-; ambi-; ambo-; amphi-; bi-; di-; diplo-
【经】 tael

耳的英语翻译:

ear; erbium
【医】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效应的英语翻译:

effect
【医】 effect

专业解析

两耳效应 (Binaural Effect)

在声学和听觉心理学领域,两耳效应(Binaural Effect)指人类通过双耳接收声音信号的差异(如时间差、强度差和相位差),实现声源空间定位的生理机制。这一效应是立体声技术和空间音频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分为两类:

  1. 水平定位:依赖双耳时间差(ITD)和强度差(IID)。例如,左侧声源的声音先到达左耳且强度更高,大脑据此判断方向。
  2. 垂直定位:由耳廓结构引起的频谱线索差异实现,高频声波在耳廓反射后产生频谱特征变化,辅助判断高度。

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听觉真实感。在虚拟现实(VR)和3D音频中,通过模拟双耳差异(如使用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可重现逼真的空间声场。


权威来源参考:

  1. 《声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第7章“听觉与心理声学”,解析双耳线索的物理机制。
  2. 国际音频工程协会(AES)论文 Binaural Hearing and Spatial Audio(2019),综述HRTF建模技术。
  3. 中国国家标准《GB/T 3947-1996 声学名词术语》,定义“双耳效应”为声源定位的核心术语。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链接,来源仅标注文献名称与标准号,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或标准库获取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双耳效应(又称双耳定位效应)是指人类通过两耳接收声音时,利用声音到达双耳的物理差异来判断声源方向及距离的生理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原理

人耳通过以下四种差异实现声源定位:

  1. 时间差:声波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异(如声源在右侧时,右耳比左耳早约0.62毫秒接收声音);
  2. 声级差:头部遮挡导致声音强度差异(靠近声源的耳朵接收声压级更高,最大差值可达25分贝);
  3. 相位差:低频声波(<1500Hz)到达两耳时的相位差异;
  4. 音色差:高频声波(>3000Hz)因头部遮蔽效应产生的频谱变化。

二、定位能力特点

三、实际应用

  1. 立体声技术:通过模拟双耳差异实现三维声场(如环绕声耳机);
  2. 助听器设计:保留双耳听觉差异以维持空间感知能力;
  3. 虚拟现实:HRTF(头相关传输函数)技术还原真实声场定位。

四、特殊现象

当通过单声道扬声器播放声音时,由于丢失双耳差异信号,人耳将无法判断声源方向,导致声音呈现"平面化"效果。

如需更深入的技术参数(如ITD/IID具体数值关系),可参考声学专业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