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冷法制的皂英文解释翻译、冷法制的皂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old process soap; cold soap

分词翻译:

冷的英语翻译:

cold; cold in manner; shot from hiding
【医】 algor; cry-; crymo-; cryo-; krymo-; kryo-; psychro-

法制的英语翻译:

legal system
【法】 legality; regime of law

皂的英语翻译:

black; soap
【化】 soap
【医】 sapo; soap

专业解析

冷法制的皂(Cold Process Soap)

定义与工艺原理

“冷法制的皂”指采用冷制皂工艺(Cold Process, CP) 手工制作的肥皂。其核心是通过低温(通常低于50°C)混合油脂(如橄榄油、椰子油)与碱液(氢氧化钠溶液),在自然环境下发生皂化反应(Saponification),生成皂与甘油。全程不额外加热,依靠化学反应自发产热完成固化,再经4-6周晾晒熟成,使碱度降低至安全范围。

核心特征

  1. 天然成分保留:低温避免油脂营养流失,甘油作为天然保湿剂留存于皂体中,提升滋润度。
  2. 无合成添加剂:原料仅含油脂、碱液、水及天然色素(如植物粉)、香氛(如精油),符合有机护肤理念。
  3. 长熟成周期:熟成期使皂体pH值降至7-9,温和亲肤,减少碱性刺激。

与热制皂的差异

对比项 冷制皂 热制皂(Hot Process)
温度控制 全程低温(<50°C) 加热加速皂化(>80°C)
熟成时间 4-6周 1-2周
质地与外观 质地细腻,可塑性高 质地粗糙,不易塑形
甘油保留 完全保留 部分流失

应用与注意事项

冷制皂因低敏性适用于敏感肌,但需注意:

权威参考来源

  1. 手工皂科学工艺指南(美国手工皂协会,Soap Guild Association)来源
  2. 油脂皂化反应机理:《化妆品原料技术标准》(ICID编纂)来源
  3. 冷制皂安全性研究:欧盟化妆品安全委员会(SCCS)评估报告来源

(注:链接为相关机构官网,内容可于对应板块检索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冷制皂(Cold Process Soap)是一种通过低温皂化工艺制作的手工皂,其核心特点在于全程不加热,保留天然成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1.制作原理

冷制皂通过混合油脂(如橄榄油、椰子油)与碱液(氢氧化钠溶液),在常温或低温(通常低于50℃)下进行皂化反应。这种自然反应无需外部加热,耗时较长(一般需4周以上),确保油脂中的维生素、抗氧化剂等营养成分不被高温破坏。

2.核心优势

3.与热制法的区别

热制法通过加热加速皂化,耗时短(几天完成),但高温可能导致部分营养成分分解,成品温和性较低。

4.适用场景

适合追求天然护肤的人群,尤其是干燥肌、敏感肌。长期使用可能改善皮肤粗糙、干痒等问题。

附:冷制皂公式

皂化反应基本化学式: $$ 油脂(RCOOR') + NaOH → 皂(RCOONa) + 甘油(C_3H_8O_3) $$

总结来说,冷制皂以“低温慢制”为核心,兼顾清洁与养护,是天然护肤的优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