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干燥英文解释翻译、冷冻干燥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ryodesiccation; freeze-drying; lyophilization; lyophilize
【医】 freeze drying
分词翻译:
冷的英语翻译:
cold; cold in manner; shot from hiding
【医】 algor; cry-; crymo-; cryo-; krymo-; kryo-; psychro-
冻干的英语翻译:
freeze-dry
【化】 cryodesiccation; lyophilize
燥的英语翻译:
dry
专业解析
冷冻干燥(Freeze-drying),英文术语为Lyophilization 或Freeze-drying,是一种通过低温冷冻与真空脱水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去除物质(通常是生物制品、食品或药品)中的水分,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物理结构、生物活性及营养成分的工艺过程。
核心原理与技术步骤
-
预冷冻(Pre-freezing)
将含水的物料急速冷冻至共晶点以下(通常低于-40°C),使水分完全凝固为固态冰晶。此步骤可防止冰晶生长破坏细胞结构,如食品细胞壁或蛋白质活性。
-
初级干燥(Primary Drying / Sublimation)
在真空环境下(压强约0.1–0.6 mbar),通过轻微升温(-20°C至0°C),使冰晶直接升华成水蒸气逸出。此阶段去除约90%–95%的自由水,耗时占整个过程的80%以上。
-
次级干燥(Secondary Drying / Desorption)
进一步升温至20°C–40°C,在持续真空下解吸残留的结合水分子。最终物料含水量可降至1%–4%,显著提升稳定性并抑制微生物生长。
关键优势与应用领域
- 制药工业:用于疫苗、抗生素、血浆制剂的长期保存,避免热敏性成分失活(如《中国药典》规定冻干粉针剂需通过水分残留检测)。
- 食品加工:保留果蔬、咖啡的风味及营养素,复水性优于热风干燥(如冻干草莓维生素C留存率>90%)。
- 文物保护:脱水处理古籍、生物标本,防止水解性降解(美国国会图书馆采用该技术修复水损文献)。
权威定义参考
- 《英汉科技大词典》:定义冻干为“在真空状态下通过升华移除冻结物料中的溶剂”。
- FDA 21 CFR 211.84:要求生物制品冻干工艺需验证温度、压力曲线以确保批次一致性。
文献来源:
- 《冷冻干燥技术原理及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中国食品学报
- USP-NF General Chapter <1251> "Lyophilization"
- FAO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Freeze-drying of Fruits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附录:无菌制剂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Vol.68
- Library of Congress Preservation Directorate Report
- 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Process Validation
网络扩展解释
冷冻干燥(又称升华干燥)是一种通过低温冻结和真空升华去除物料水分的脱水技术。其核心原理基于水的三相变化,在低于三相点的真空环境中,使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避免液态水对物料结构的破坏。
主要过程分为三阶段:
- 预冻阶段:将物料急速降温至-50℃以下,使水分完全冻结成冰晶,保持物料原有结构;
- 升华干燥(一次干燥):在66-133Pa高真空条件下,通过热辐射提供升华所需能量,冰晶直接汽化,约去除90%水分;
- 解吸干燥(二次干燥):在20-30℃条件下脱除剩余结合水,使最终含水量降至1%-3%。
显著优势:
- 最大限度保留物料活性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物理结构(多孔疏松形态);
- 常温下可保存3-5年,疫苗等生物制品活性保持率超95%;
- 复水速度快,冻干咖啡等产品能在20秒内恢复原有形态。
应用领域:
- 药品:抗生素、疫苗(如卡介苗冻干后有效期延长至5年);
- 食品:航天食品、速溶咖啡、冻干水果(保留98%以上营养成分);
- 生物制品:血浆、菌种等生物活性材料的保存。
局限性:设备投资是传统干燥的3-5倍,能耗成本高出40%-60%,且单次处理周期长达20-40小时。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