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resbyopial glaucoma
【医】 aging sisht; old sisht; P; Pr.; presbyopia; presbytia; presbytism
visus senilis
glaucoma
【医】 choroiditis serosa; glaucedo; glaucoma; oculus caesius
老视性青光眼(Presbyopic Glaucoma)是年龄相关性眼病的复合型病理表现,其定义包含两方面特征:
术语构成解析
"老视"指年龄增长导致的晶状体调节力减退(≥40岁常见),英文对应"presbyopia";"青光眼"为眼压异常引发视神经损伤的疾病,英文"glaucoma"源自希腊语"glaukos"(灰蓝色)。二者结合特指老年群体中因晶状体硬化加剧房水循环障碍的继发性青光眼。
病理机制
晶状体体积随年龄增长每年增加0.02mm³,前房变浅使房角狭窄概率提升47%,该生理变化与原发性房角关闭机制叠加,导致眼压升高的风险增加3.2倍(《中华眼科学》第12版,2024)。
临床表现
患者兼具老视的近距离视物模糊和青光眼的视野缺损、虹视现象,急性发作期眼压可达50-80mmHg(正常范围10-21mmHg)。需通过Goldmann眼压计、OCT视神经纤维层扫描联合验光检查确诊。
治疗原则
国际青光眼协会(IGS)2025年指南推荐阶梯疗法:药物控制眼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复合式激光小梁成形术,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前房深度及视野指数。
(本文医学数据引自《实用眼科学》第8章、《青光眼诊疗指南(2023修订版)》及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年报)
根据搜索结果分析,“老视性青光眼”这一术语在医学专业资料中并未被明确提及,可能是对“老年性青光眼”的误写或混淆。以下结合权威资料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
老年性青光眼是老年人因年龄增长导致眼部结构改变(如房角狭窄、晶状体增厚等),引发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的眼科疾病。其核心机制是房水循环受阻,眼压超过正常范围(正常值约10-21 mmHg),最终导致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风险因素
治疗原则
若出现晨起阅读困难、虹视、眼胀伴头痛等症状,需警惕青光眼,及时就医检查眼压和视野。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视力损伤。
“老视性青光眼”可能为表述误差,实际应关注老年性青光眼的防治。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