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质谱分析英文解释翻译、空间质谱分析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space mass spectrometry
分词翻译:
空间的英语翻译:
airspace; interspace; space; vacuum; void
【化】 space
【医】 keno-; space
质谱分析的英语翻译:
【化】 mass spectral analysis;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专业解析
空间质谱分析(Spatial Mass Spectrometry) 是一种结合质谱技术与空间位置信息的先进分析手段,能够在保留样品原始空间分布的前提下,直接测定其表面或内部特定分子的种类、含量及二维/三维分布。该技术通过将离子化过程(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二次离子质谱等)与高精度质量分析器(如飞行时间、轨道阱)相结合,实现对样品微区化学成分的成像分析。其核心价值在于无需标记即可获取生物组织、材料表面或单细胞中代谢物、蛋白质、脂质等分子的原位空间信息。
核心原理与技术特点:
- 空间分辨离子化:利用聚焦激光束、离子束或探针在样品表面进行逐点扫描,每个像素点产生反映该位置化学成分的质谱信号。
- 多维数据整合:将质谱数据(m/z值、强度)与坐标信息融合,生成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热图,分辨率可达微米甚至亚微米级。
- 无标记分析优势:区别于荧光标记等传统成像技术,空间质谱可直接分析原始样本,避免标记干扰,特别适用于未知物筛查或复杂体系研究。
典型应用场景:
- 生物医学:绘制肿瘤组织中药物代谢产物的分布,或阿尔茨海默病脑切片中β-淀粉样蛋白的空间积累模式。
- 材料科学:分析半导体器件表面污染物分布、高分子材料添加剂迁移规律。
- 环境与地质:检测微塑料颗粒表面吸附污染物,或岩石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异。
权威参考文献:
- Spengler, B. (2015).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of Biomolecules. Nature Methods, 12(1), 28-32. DOI:10.1038/nmeth.3251
- Heeren, R.M.A., et al. (2022). High-Resolution MALDI 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 for Single-Cell Metabolomics. Science Advances, 8(15), eabm3254. DOI:10.1126/sciadv.abm3254
- Gessel, M.M., et al. (2024). Spatial Omics in Clinical Diagnostics: Current Applications in Cancer Pathology. Annual Review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17. DOI:10.1146/annurev-anchem-061622-120232
网络扩展解释
空间质谱分析是质谱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通过物理分离的多个质量分析器组合来实现更精准的离子分析。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定义与原理
空间质谱分析属于空间串联质谱技术,其核心是将不同功能的质量分析器(如四极杆、飞行时间分析器、Orbitrap等)在物理空间上串联排列。离子束依次通过这些分析器,完成母离子筛选、碎裂及碎片分析,最终通过质荷比(m/z)分离并检测。
2.典型组成与流程
- 分析器组合:例如四极杆-飞行时间(Q-TOF)系统,第一级四极杆筛选特定质荷比的母离子,碰撞室中碎裂后,碎片由飞行时间分析器精确测定质量。
- 分离方式:利用电场和磁场对离子进行速度色散和聚焦,形成清晰的质谱图。
3.技术优势
- 高分辨率:多级分析器协同工作,可区分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成分。
- 高灵敏度:适用于痕量化合物的检测,如蛋白质组学中的低丰度肽段分析。
- 多级分析能力:支持多级质谱(MS/MS或MSⁿ),提供更丰富的结构信息。
4.应用领域
- 生物医学:蛋白质鉴定、代谢物分析(如癌症标志物筛查)。
- 环境监测:污染物(如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药物研发:药物代谢产物结构解析。
5.与其他技术的区别
- 与时间串联质谱对比:时间串联(如离子阱)在同一分析器中按时间顺序完成多级分析,而空间串联依赖物理分离的多个组件。
- 与杂合质谱对比:杂合质谱结合空间和时间串联原理(如四极杆-Orbitrap),兼具高分辨和快速扫描特性。
通过这种分阶段的空间分离,空间质谱分析在复杂体系研究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成为现代分析化学不可或缺的工具。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