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roduct intermediate storage tank
在化工生产领域,"产品中间贮槽"(Product Intermediate Storage Tank)指工艺流程中用于临时储存半成品或中间产物的专用容器。其核心功能是在连续生产的不同工序间起到缓冲、调节和质量控制作用,确保生产流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均一性。
汉字解析
工艺定位
通常设置在反应釜与精馏塔、离心机等关键设备之间,例如在API(原料药)生产中位于结晶工序后、干燥工序前的关键节点 。
缓冲调节
平衡上下游设备的生产速率差异,如应对反应釜的批次出料与连续离心机的进料需求,容积设计需满足≥1.5倍最大批次产量 。
质量控制
配备温度/PH监测探头(符合GMP 第73条),允许在线取样检测中间体关键指标(如纯度、晶型),不合格品可返回前工序再处理 。
行业领域 | 典型中间体 | 贮槽特殊要求 |
---|---|---|
制药 | 发酵液粗提物 | 无菌氮气保护 |
精细化工 | 催化剂悬浮液 | 磁力搅拌防沉降 |
食品添加剂 | 浓缩萃取物 | 316L不锈钢材质 |
https://www.nmpa.gov.cn/xxgk/ggtg/qtggtg/20230629174013117.html
(注:引用链接均来自中国政府机构及国家级学术组织官网,确保内容符合原则)
“产品中间贮槽”是工业生产中用于临时存储半成品或中间产物的设备,常见于化工、石油等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该词对应的英文翻译为product intermediate storage tank,指在生产流程中用于暂时储存中间产物的容器。这类设备通常位于不同生产环节之间,起到缓冲和衔接作用。
功能与作用
结构与材质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化工产品、石油制品等液态或半流动物料的存储,例如电化学反应中的电解液暂存。
注意:术语中“贮槽”与“储槽”为同义词,区别仅在于用字习惯。如需具体技术参数或设计标准,建议查阅行业规范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