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tepid spring
tepefaction; tepidity
【医】 tepor
font; fount; spring
【医】 fountain; spring
“微温泉”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通常指规模较小、温度适中且富含微量矿物质元素的天然温泉。这类温泉因水温介于32°C至42°C之间,适合人体长时间浸泡,常被应用于疗养、美容和休闲领域。其形成与地下岩层断裂带的热水循环系统相关,矿物成分如碳酸氢盐、硫化物和偏硅酸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并缓解肌肉疲劳。
从地质学角度,微温泉属于低温地热资源的一种,与高温温泉(>45°C)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表明,典型微温泉的矿化度约为500-1500mg/L,pH值稳定在6.8-7.5之间,具有弱碱性特征。日本温泉协会则将此类温泉细分为“疗养泉”类别,强调其对慢性皮肤病和关节炎症的辅助治疗效果。
在旅游开发层面,微温泉常结合生态景观设计,例如贵州的赤水微温泉群便依托丹霞地貌形成了“泉林共生”的特色体验项目。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FEMTEC)认证的微温泉需满足每日自然涌水量超过1000升、水质检测达饮用级别等严苛标准。
“微温泉”是温泉的一种分类,指水温介于冷泉与温泉之间的天然泉水。具体解释如下: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微温泉的定义存在差异:
西藏拉萨的雄巴拉曲微温泉,水温仅16.5℃,但因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仍被定义为温泉。其泉水含有硼、氟等矿物质,具有治疗胃病、皮肤病及止痒等功效,吸引多地民众取水饮用()。
中文成语“温泉”也比喻人的性格温和友善,体现温暖亲近的特质()。
总结来看,微温泉的界定需结合水温、地域环境和功能综合判断,不同场景下定义可能略有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