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icroprogram addressing
【计】 microcode routine; microprogram; MP
【计】 ADR
微程序寻址(Microprogram Addressing)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控制单元设计的核心技术,指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下,确定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在控制存储器(Control Store)中物理位置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特定机制生成或选择微指令地址,从而驱动处理器操作。
微程序控制原理
处理器指令集中的每条机器指令对应一段微程序(Microprogram),该程序由若干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组成。微指令直接控制数据通路的门电路和寄存器操作。微程序寻址即决定这些微指令的执行顺序。
寻址机制分类
μPC ← μPC + 1
)。μPC ← Branch_Address
)。μPC ← Opcode_Mapping_Table[IR]
)。地址生成逻辑
微指令通常包含地址字段(Next Address Field),通过组合逻辑电路生成下一条微指令地址。例如:
$$ mu PC_{next} = begin{cases} mu PC + 1 & text{默认顺序执行} Branch_Target & text{条件满足时} Mapping(IR) & text{指令译码时} end{cases} $$
控制存储器结构
微指令存储在高速ROM(如PROM)中,地址总线宽度决定可寻址范围。例如32位地址总线支持4GB微程序空间($2^{32}$条微指令)。
术语对照
微程序控制(Microprogrammed Control)
控制存储器(Control Store)
微指令寄存器(Microinstruction Register)
微程序计数器(Microprogram Counter, μPC)
由于当前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相关的权威链接,本文内容依据计算机体系结构经典理论综合撰写,主要参考以下学术资源:
建议通过IEEE Xplore或ACM Digital Library获取最新研究文献以验证技术细节。
微程序寻址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概念,指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下,确定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地址的过程。它属于控制器设计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如何从控制存储器中找到所需的微指令。以下是核心要点:
基本定义
微程序由一系列微指令组成,每条微指令对应一个控制信号组合。微程序寻址即通过特定方式(如顺序执行、分支跳转等)获取下一条微指令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地址。
常见寻址方式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复杂指令的执行流程控制。例如,CPU执行一条机器指令时,可能通过微程序拆解为多个微操作,寻址方式决定了这些微操作的执行顺序和逻辑。
与指令寻址的区别
普通指令寻址面向用户程序(如提到的七种数据寻址方式),而微程序寻址属于硬件底层控制,对用户透明,由控制器内部逻辑实现。
微程序寻址本质是微指令执行流的地址定位机制,直接影响CPU控制单元的设计效率和灵活性。其实现方式需兼顾顺序执行效率与分支跳转的精准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