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magnetic retardativity; retentivity
顽磁性(Retentivity)是磁性材料的重要特性,指材料在外加磁场移除后仍能保持部分磁化强度的能力。该术语在电磁学、材料科学及电气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其英文对应词为"retentivity"或"remanence"。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的定义,顽磁性本质上是铁磁性材料磁滞现象的表现,其量化指标称为剩余磁感应强度(Br),计算公式为: $$ B_r = mu_0 M_r $$ 其中$mu_0$为真空磁导率,$M_r$为剩余磁化强度。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050-221)标准将此现象描述为"材料抵抗去磁化作用的能力",与矫顽力共同构成磁滞回线的关键参数。
材料晶体结构(如体心立方结构的铁系合金)、磁畴壁钉扎效应、温度(居里点前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共同作用于顽磁性强弱。IEEE磁学汇刊最新研究证实,纳米晶材料通过晶界优化可使Br值提升15%-20%。
顽磁性(Retentivity)是材料在去除外加磁化力后仍能保留部分磁化状态的能力,属于磁性材料的重要特性之一。以下为详细解释:
顽磁性指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即使外部磁场消失,仍能保持一定剩余磁感应强度的性质。这一特性反映了材料抵抗退磁的能力。
顽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
在汉语中,“顽磁”一词偶尔被误用于形容固执的性格(如),但在物理学中仅表示剩磁现象。需根据语境区分专业术语与日常用法的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