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spect; view
"图景"作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包含双重维度:在具象层面指代由线条、色彩构成的视觉图像(如图画、图表),在抽象层面则延伸为对事物发展态势或社会现象的系统化描绘。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定义,该词既可指具体可视的画面形态,也可用于描述宏观格局或未来趋势的想象性呈现。
在汉英对译实践中,《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将其译为"scenario"或"prospect",强调动态演变过程的整体性刻画,例如"现代化图景"对应"modernization blueprint"。牛津大学出版社《汉英词典》则补充"landscape"作为文学语境下的译法,特指通过语言构建的意象化世界图景。
语义演变方面,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显示,该词在近二十年使用频率提升72%,主要集中于政策解读(占35%)、学术研究(28%)和文艺评论(19%)三大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将其归类为"具象-抽象连续体"型词汇,这种双重特性使其在跨学科研究中具有特殊表意功能。
权威文献引用示例可参见《中国哲学史》中"天人合一图景"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19),以及《自然》期刊中文版对"量子计算发展图景"的论述(2023年6月刊)。这两个典型用例分别展示了该词在人文领域强调系统性、在科技领域侧重前瞻性的差异化应用特征。
“图景”是一个汉语名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释义
比喻义
用法与例句
语言特点
文学与学术应用
总结来看,“图景”既可用于描述视觉可见的具体画面,也能抽象表达对事物全貌或发展趋势的构想,兼具形象与象征意义。如需更详细例句或跨语言对比(如法语),可参考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