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寿命(Actual Service Life)是工程学、材料科学及保险精算领域的重要概念,指物体或系统在真实使用条件下达到失效状态前的持续时间,与其理论设计寿命形成对比。该词条在《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中被定义为"the effective lifespan under practical operating conditions"(来源:《现代汉英综合大词典》第3版,商务印书馆)。
从学科交叉视角分析:
$$ da/dN = C(Delta K)^m $$
其中$Delta K$为应力强度因子范围,$C$和$m$为材料常数(来源:ASTM E647-15e1)
$$ F(t) = 1 - e^{-(t/eta)^beta} $$
式中$eta$为特征寿命,$beta$为形状参数(来源:《精算数学基础》第二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该术语在GB/T 3187-2020《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中被规范定义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维修条件下,产品从开始使用到终止使用的时间"(来源: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际寿命”通常指个体(人或物)在现实条件下真实达到的生存或使用年限。这一概念与理论寿命、预期寿命等形成对比,更强调具体情境下的真实结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人的实际寿命
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实际生存时间,受遗传、环境、医疗条件等多因素综合影响。例如,即使某地区平均预期寿命为80岁,个体的实际寿命可能因突发疾病或意外缩短为70岁。
物品的实际寿命
指物品从投入使用到无法继续使用的总时长,如机器设备在特定维护条件下实际运行的年数。提到涡旋压缩机因结构优势“寿命比一般多三倍”,即其实际寿命显著高于普通设备。
对人类的影响
对物品的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数据,可查阅相关来源中的研究(如的哈佛大学研究、的工程机械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