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decimal classification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D; decimal; decimal scale; decimal system
decimalism
【经】 decimal scale; decimal system; metric system
taxonomy
【计】 sorting technique
【经】 grade-description system; group procedure
十进制分类法(Decimal Classification)详解
定义与核心概念
十进制分类法是一种基于数字层级结构的文献分类体系,通过0-9的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知识领域的层级关系。其核心是将人类知识划分为10个主类(Main Classes),每个主类进一步细分为10个子类(Divisions),子类再分为10个小类(Sections),形成“十分位”递进结构。例如:
核心特征
数字编码系统
采用纯数字标记类目,如“600”代表技术科学,“630”为农业技术。编码长度反映细分深度(如“634.11”表示“果树栽培”),兼具简洁性与扩展性。
层级化知识组织
遵循从总到分的逻辑:
通用性与适应性
通过预留空类(如“639”暂未分配)和复分表(如地区表、时代表),支持新学科增补和跨领域关联。
应用场景
权威参考文献
(注:为保障信息可靠性,参考文献仅标注权威出版物及国际标准,未引用可能失效的网页链接。)
关于“十进制分类法”的解释需要结合不同领域的定义,可能存在两种理解:
由比利时学者在《杜威十进分类法》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文献资料的分类管理。其核心特点包括:
这是人类普遍使用的计数方法,特征如下:
类别 | 应用领域 | 核心功能 | 示例符号 |
---|---|---|---|
UDC分类法 | 文献管理 | 知识分类 | 621.3 |
十进制系统 | 数学计算 | 数值表达 | 123 |
若需了解其他进制转换(如二进制),可参考的转换方法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