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quantum of time; time quantum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时间量子”并非标准固定词组,而是由“时间”和“量子”组合而成的概念性术语。其含义需结合物理学语境理解:
“时间” (Time)
在经典物理学中,指事件发生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单位为秒(s)。汉语释义强调“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英文对应“a measurable period during which an action/process exists”。
“量子” (Quantum)
指物理量的最小不可分割单元(如能量子)。汉语强调“微观世界某些物理量的离散性”,英文定义为“a discrete quantity of energy/proportional to magnitude” (参考《牛津物理学词典》)。
组合义“时间量子” (Time Quantum)
指时间可能存在的最小离散单位,源于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交叉理论(如量子引力)。其并非标准术语,而是对“普朗克时间”(Planck Time, $t_P = sqrt{frac{hbar G}{c}} approx 5.39 times 10^{-44}$ 秒)的概念化表述,即时间测量可能存在理论下限 (来源:国际计量局《单位手册》)。
词典名称 | 汉语释义要点 | 英文对应表述 |
---|---|---|
《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 未收录独立词条;建议分释为“时间的最小理论单位” | “theoretical minimal unit of time” |
《牛津英汉双解物理学词典》 | 关联“普朗克时间”词条 | “Planck time: natural unit of time” |
基础定义:
Davies, P. C. W. (2006). The Physics of Time Asymme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讨论时间量子化在热力学箭头中的意义(章节4.2)。
前沿理论:
Rovelli, C. (2004). Quantum Gra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圈量子引力框架下时空离散结构的数学描述(公式7.23)。
普朗克时间定义式:
$$
t_P = sqrt{frac{hbar G}{c}}
$$
其中 $hbar$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G$ 为引力常数,$c$ 为光速。该量级被视为现有物理理论中时间可分割的理论极限 。
时间量子(Quantum of Time)是物理学中探讨时间本质的前沿概念,其核心观点认为时间可能具有离散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而非传统认知中的连续流动。以下是综合多领域研究的详细解释:
量子化特性
时间量子指时间可能以最小单位“离散”存在,类似能量、动量等物理量的量子化特性。例如,时钟测量的时间只能取特定分立值,无法无限细分。这一观点挑战了经典物理学中时间连续性的假设。
量子引力理论的延伸
在量子引力理论(如圈量子引力)中,时空被视为由微小“量子”单元构成的网络,引力场本身也是量子实体,其涨落导致时间无法被精确定义。
量子纠缠与时间的涌现
近年研究提出,时间可能是量子纠缠的副产品。当量子系统与“时钟”系统(如微小磁铁或振荡器)纠缠时,观察者会感知到时间流逝;而脱离纠缠的外部观察者则看到静止的宇宙。例如,意大利物理学家科波的模型显示,薛定谔方程可基于纠缠的“时钟状态”而非时间变量来描述系统演化。
佩奇-沃特斯机制
该理论认为,时间通过物体与时钟的纠缠而显现。若系统未与时钟纠缠,时间将不存在,宇宙呈现凝固状态。
时间量子的概念暗示:
目前,时间量子理论仍处于假说阶段,主要挑战包括: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3、5的原始研究(如佩奇-沃特斯机制、散射时间量子化模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