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十二指肠纵襞英文解释翻译、十二指肠纵襞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licae longitudinalis duodeni

分词翻译:

十二指肠的英语翻译:

duodenum
【医】 dodecadactylon; duodeno-; duodenun

纵的英语翻译:

endlong; even if; from north to south; indulge; jump up; release; vertical

襞的英语翻译:

【医】 fold; plica

专业解析

十二指肠纵襞(Longitudinal Fold of Duodenum)是人体消化系统中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的黏膜皱襞结构,其英文术语在解剖学领域广泛使用。该结构呈纵向走行,长约3-5厘米,表面覆盖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黏膜下层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布氏腺(Brunner's glands)。

在解剖定位上,十二指肠纵襞起始于十二指肠降部中段,向下延伸至十二指肠水平部。该结构最显著的解剖标志是其中点处的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此处为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负责胆汁和胰液的排放。组织学研究表明,纵襞黏膜内含有大量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其分泌的黏液层可保护肠黏膜免受消化酶侵蚀。

胚胎发育学角度显示,十二指肠纵襞形成于胚胎第8周,与胆道系统的发育同步进行。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清晰观察到该结构,其形态变化常作为诊断胆道梗阻或胰腺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第42版记载,约70%人群的纵襞末端存在副胰管开口形成的十二指肠小乳头。

参考资料:

  1. 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第9版)
  2.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解剖学术语数据库(TA98编码A05.6.02.013)
  3. Elsevier《格氏解剖学:临床实践的解剖学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十二指肠纵襞是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上的一个纵向黏膜皱襞,其解剖特征和功能如下:

1. 位置与结构

2. 关联的重要结构

3. 解剖学意义

4. 临床提示

该结构通过胆胰管的共同开口实现消化功能,其形态学特征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ERCP检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