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ember; Dec.; Dec
十二月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定义为“公历一年中的第十二个月份”,对应英文翻译为December。该词源自古罗马历法的“Decem”(拉丁语“十”的意思),因古罗马历法最初一年仅含十个月,后经改革调整为十二个月,原第十个月份名称保留但顺序后移两位。
从农历角度,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岁末祭祀的月份,源自中国古代年终祭神仪式“腊祭”。公历十二月固定为31天,北半球进入冬至节气(约12月21-23日),标志着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南半球则迎来夏至。
文化层面,十二月在全球具有重要节日象征意义,例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12月25日)、犹太教光明节(Hanukkah),以及中国的冬至节。部分文学作品如《十二月之夜》(罗伯特·勃朗宁诗作)亦以该月为意象,表达时光流逝与生命哲思。
十二月是公历第十二个月(31天),也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别称:
一、基本定义
二、别称来源
三、词源演变
四、文化意义 农历十二月包含腊八、祭灶、除夕等传统节日,承载着祈福、团圆的民俗内涵。公历12月则有圣诞节等国际性节日,形成东西方文化交汇特点。
(注:完整别称列表可参考、2、6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