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el.; Cels
"摄氏"(shè shì)是汉语中表示温度计量单位的形容词,专指"摄氏温标",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摄氏(形容词)
指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的温度计量系统,符号为℃(摄氏度)。该术语源于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氏(Anders Celsius)于1742年提出的温标设计。
汉英对照:
示例:
"今日气温25℃" → "Today's temperature is 25°C."
摄氏与华氏的区别
摄氏温标(℃)与华氏温标(℉)为全球两大常用温标。摄氏广泛应用于科学领域及绝大多数国家日常生活;华氏主要用于美国等少数地区。换算公式为:
$$ ℃ = frac{5}{9} times (℉ - 32) $$
国家标准规范
根据中国《量和单位》国家标准(GB 3102.4-1993),"摄氏度"(℃)是法定温度单位,符号不可省略或简写(如不可写作"度C")。
权威词典释义
"摄氏:摄氏温标的简称。"
"Celsius: adj. 摄氏的(缩写为C)"
摄氏温标定义(国际权威标准来源)
“摄氏”是温度计量单位“摄氏度”(符号为℃)的简称,由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于1742年提出。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起源
摄氏温标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基准: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结冰为0℃,沸腾为100℃,两者间等分为100个刻度。最初摄尔修斯设定冰点为100℃、沸点为0℃,后由同事卡尔·林奈调整为现在的标准。
国际应用
摄氏度是国际单位制(SI)的衍生单位,广泛用于科学、日常生活和气象领域。例如,体温正常范围为36-37℃,天气预报中气温常用℃表示。
与其他温标的转换
符号与书写规范
摄氏度符号“℃”需连写,不可拆分为“度C”或“C度”。例如,正确写法为“23℃”,而非“23度C”。
科学意义
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开尔文)直接关联,标准大气压下水的三相点(固、液、气共存)为0.01℃。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