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舌下肉阜英文解释翻译、舌下肉阜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papillae salivaria sublingualis; salivaris carunculae

分词翻译:

舌下的英语翻译:

【医】 hypoglossis; hypoglottis

肉阜的英语翻译:

【医】 caruncle; caruncula

专业解析

舌下肉阜(Sublingual Caruncle)是口腔解剖学中的一个特定结构,具有明确的位置和功能。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位置

舌下肉阜指位于口腔底部、舌系带两侧的一对微小隆起结构。它是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导管(Wharton's duct)和部分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导管的共同开口处。其表面黏膜薄而柔软,呈淡红色,是唾液进入口腔的主要通道之一 。

二、结构与功能

  1. 解剖特征:

    肉阜由黏膜皱襞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腺体导管开口。下颌下腺导管主导唾液引流,而舌下腺小管常以多个开口分布于肉阜周围 。

  2. 生理作用:

    作为唾液分泌的出口,参与润滑口腔、辅助吞咽和消化淀粉酶初始活化的过程。其位置便于唾液直接混合于食物中 。

三、临床关联

舌下肉阜的异常变化(如红肿、结石阻塞)可能引发唾液腺疾病(如涎石症)。导管结石常通过此处触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是口腔科鉴别诊断的标志点之一 。

四、术语来源与权威定义

"舌下肉阜"的英文标准译名Sublingual Caruncle 源自国际解剖学术语(Terminologia Anatomica),由国际解剖学工作者联合会(IFAA)统一规范,其定义被《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等权威教材收录 。


参考文献来源

  1. Standring, S. (2016). Gray's Anatom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41st ed. Elsevier.
  2. Netter, F. H. (2019). Atlas of Human Anatomy. 7th ed. Elsevier.
  3. Berkovitz, B. K. B. (2009). Oral Anatomy,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4th ed. Mosby.
  4. Patel, S. (2020). Salivary Gland Disorder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pringer.
  5. Federative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Anatomical Terminologies (FIPAT). Terminologia Anatomica. 2nd ed. 2019.

网络扩展解释

舌下肉阜是口腔内的正常解剖结构,具体解释如下:

一、结构与位置

舌下肉阜位于舌系带两侧的口底黏膜上,呈一对丘状隆起。其顶部有下颌下腺导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是唾液进入口腔的重要通道。

二、功能特点

  1. 唾液分泌:内含舌前腺,咀嚼时可分泌少量唾液辅助消化。
  2. 解剖标志: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具有重要定位意义。

三、正常性与异常情况

四、相关误区

部分人可能误将舌下肉阜视为病变(如尖锐湿疣),实为生理性结构。日常可通过淡盐水漱口缓解轻微炎症。

如需进一步诊断或治疗建议,建议参考权威医学平台(如、3、9)。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