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绳索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65页;《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rope词条。
动词:约束、制裁
来源:《汉英大词典》第3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728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标准与准则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姓氏与专名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中国姓氏大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数学术语
$$ frac{dy}{dx} = frac{y - g(x)}{x - f(x)} $$
来源:《数学辞海》第六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CRC《数学手册》第31版。
参考文献
“绳”是一个多义字,其含义涵盖实物、标准、行为等多个层面。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指用两股以上的棉、麻、棕草或金属丝等纤维拧成的条状物,用于捆绑、攀爬或制作工具。例如“麻绳”“缆绳”“跳绳”。古代还指代“绳梯”“绳伎”(杂技中的走绳表演)。
引申含义
动词用法
中医术语
在中医典籍中,“绳”指耳廓根部外侧附着于头侧部的边缘部位,如《类经·脉塞三十二》中“颊之外曰绳”。
历史与文化
远古时期,人类通过“结绳记事”记录信息(《易经·系辞下》),后发展为文字。
以上解释综合了语言学、历史、医学等多领域含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法或语境,可参考古籍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