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luid operated digital automatic computer
射流数字自动计算机(英文:Fluidic Digital Automatic Computer)是一种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实现数字计算的特殊计算机类型。其核心特征在于使用射流(流体射流)替代电子信号,通过流体在特定结构中的相互作用(如附壁效应、涡流控制)来完成逻辑运算和信息处理。以下是详细解释:
射流技术基础
通过控制气体或液体射流的流动路径、压力与方向,实现类似电子逻辑门的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例如,两股射流的碰撞可模拟二进制“0”和“1”的状态切换。
无电子元件的计算
区别于传统电子计算机,其运算无需晶体管或电路,而是依赖微流道设计。优势包括抗电磁干扰、耐高温环境(如航天、化工场景)。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由苏联及美国军方主导研发,旨在解决极端环境下的计算需求。1964年苏联科学院首次实现基于射流的四位数加法器。
运算速度慢(早期型号仅0.1Hz)、体积庞大,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被固态电子技术取代。
“射流数字自动计算机”对应英文术语Fluidic Digital Automatic Computer,属流体计算(Fluidics)分支,定义为“通过受控流体运动执行算术与逻辑操作的机械装置”(来源:《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参考资料
"射流数字自动计算机"是一个涉及流体力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术语,其核心概念可拆解为以下三部分:
射流技术(Fluidics)
指利用流体(气体或液体)的流动特性实现控制功能的技术。其原理基于射流的物理现象,如:
数字自动计算机
指通过数字信号(0/1二进制)进行运算的自动化计算设备,区别于模拟计算机的连续信号处理方式。
技术结合特点
该计算机将射流元件作为逻辑控制单元,通过流体流动路径的变化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其英文翻译为"fluid operated digital automatic computer",主要优势在于恶劣环境适应性,但受限于流体物理特性,运算速度较低。
需注意:该术语多见于早期技术文献,现代计算机已普遍采用半导体技术。当前相关研究主要保留在特殊工业场景(如防爆、高温环境)或历史技术研究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