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隐球菌素(Cryptocidin)是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主要用于抑制隐球菌属真菌的生长与繁殖。其英文名称由"crypto-"(隐藏)与"-cide"(杀灭)组合而成,直观反映了该药物针对隐球菌的靶向性作用。
从药理作用机制分析,该化合物通过特异性结合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固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导致胞内物质外泄而达到杀菌效果。其选择性作用源于哺乳动物细胞膜主要含胆固醇而非麦角固醇,这一特性在《中国药典》2020年版抗真菌药物章节中有详细论述。
化学结构上包含共轭多烯体系(C28-C35连续双键)与大环内酯结构,分子式为C47H73NO17。这种特殊构型使其能穿透隐球菌荚膜多糖屏障,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的立体构型数据证实了该分子的三维结构特异性。
临床应用方面,该药物对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5-1.0 μg/mL,尤其适用于免疫缺陷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第22版强调,使用时应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因其可能引发剂量依赖性肾小管酸中毒。
关于“杀隐球菌素”,目前没有检索到与该名称直接对应的药物或化合物的权威医学资料。可能的情况及建议如下:
术语准确性
该名称可能是对某类抗隐球菌药物的俗称或翻译差异。例如,治疗隐球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但均不以此名称命名。
隐球菌感染治疗药物
建议
若该术语来源于特定文献或产品,请核对名称拼写或补充上下文。对于隐球菌感染治疗,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建议进一步咨询感染科医生或药剂师以获取专业指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