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iorite
闪长岩(Diorite)是一种中性深成岩,其英文名称源自希腊语“diorizein”(意为“区分”),最早由法国地质学家在19世纪用于描述介于花岗岩和辉长岩之间的过渡岩石类型。作为火成岩的重要分支,闪长岩主要由斜长石(中长石或奥长石)和角闪石构成,次要矿物可含黑云母、石英(通常含量<5%)、辉石或钾长石。
根据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分类标准,闪长岩需满足以下矿物学特征:斜长石占比>65%,石英含量介于5%-20%,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占20%-35%。其典型物理特性包括:颜色呈灰色至深灰色,中粗粒结构,密度2.8-3.0 g/cm³,莫氏硬度6-7级。
在构造环境中,闪长岩主要形成于俯冲带或大陆碰撞带,常见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基底岩系中存在大规模闪长岩体,如五台山地区的闪长岩年龄测定为2.5-2.7亿年。工程应用方面,闪长岩因抗压强度达150-300 MPa,被广泛用于铁路道砟、建筑饰面及纪念碑雕刻,伦敦塔桥基座和北京人民大会堂立柱均采用此类石材。
注:由于当前无法验证具体网页链接有效性,参考文献标注采用来源机构名称。实际撰写时可替换为权威机构官网对应页面链接,例如:
闪长岩是中性深成岩的典型代表岩石,具有以下特征:
闪长岩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占比约65%-75%)和普通角闪石组成,次要矿物包括辉石、黑云母、石英等。其化学成分介于基性岩与酸性岩之间,其中二氧化硅(SiO₂)含量为52%-65%,氧化铝(Al₂O₃)含量约16%-17%,并含少量铁、镁、钠、钾的氧化物。
根据矿物含量可分为:
闪长岩在地质学中常作为研究岩浆演化的样本,在建筑领域可作为石材使用(如花岗岩的替代品)。需注意,部分游戏资料(如《我的世界》)中提到的闪长岩用途仅限虚拟场景,实际性质需以地质学定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