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喙库蚊英文解释翻译、三带喙库蚊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分词翻译:
三的英语翻译:
three; several; many
【计】 tri
【化】 trimethano-; trimethoxy
【医】 tri-
带的英语翻译:
belt; bring; strap; strip; take; wear
【计】 tape
【化】 band
【医】 balteum; band; belt; chord; chorda; chordae; chordo-; cingule; cingulum
cord; desmo-; girdle; ribbon; strap; strip; taenia; taenia-; taeniae
tape; teni-; tenia; zona; zone
【经】 belt
喙的英语翻译:
rostellum
【医】 beak; coraco-; proboscis; rostra; rostrum
库的英语翻译:
storeroom; warehouse
【计】 libraries; library
【医】 bank
【经】 library
蚊的英语翻译:
midge; mosquito
【医】 gnat; mosquito
专业解析
三带喙库蚊(学名:Culex tritaeniorhynchus)是蚊科库蚊属的重要医学昆虫,其英文名称为"Asian tiger mosquito"或"rice field mosquito"。该物种最显著的特征是胸背部呈现三条银白色横带纹,喙部中间具有白环,这一形态特征被《中国蚊科志》详细记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10)。
作为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该蚊种在亚洲地区的疾病传播链中占据关键地位。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其叮咬活动与80%以上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存在直接关联(WHO, 2022)。成虫偏好孳生于稻田、池塘等富氧静止水体,幼虫发育最适水温为25-30℃(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 2018)。
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该物种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序列(COI)具有显著的地理种群差异。NCBI基因库收录的基因序列(登录号:KT375264)证实了中国南方种群与日本种群的遗传分化(NCBI, 2023)。流行病学监测表明,其活动高峰与季风气候密切相关,在东南亚雨季呈现种群数量激增现象(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1)。
网络扩展解释
三带喙库蚊(学名:Culex tritaeniorhynchus)是蚊科库蚊属的一种重要医学昆虫,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分类与形态特征
- 分类地位: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是库蚊属的典型代表。
- 形态特征:
- 体型较小,呈棕褐色,喙(口器)中段有一明显的白色环带,形成“三带”特征。
- 触须尖端为白色,各足跗节基部有细窄白环,腹部第2-7节背面有淡色基横带。
2.生态习性与行为
- 吸血偏好:兼吸人和动物血液,主要吸血对象为猪、牛,猪棚内占比高达94%。
- 活动时间:黄昏后2小时及黎明前是叮咬高峰期,多在室外攻击人类。
3.分布与孳生环境
-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洲多国(如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除新疆、西藏外均有记录。
- 幼虫孳生地:偏好清净或稍污染的静水环境,如池塘、沼泽、灌溉沟渠等。
4.医学重要性
- 主要疾病媒介: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传播效率远高于其他蚊种(如淡色库蚊)。
- 其他潜在威胁:可能传播丝虫病、登革热等疾病。
5.防治措施
- 环境治理:清除积水、疏通沟渠等,减少幼虫孳生环境。
- 防护建议:黄昏和黎明时段避免户外活动,使用驱蚊剂或蚊帐。
如需更完整的形态学细节或疾病传播机制,可参考搜狗百科及公共卫生相关指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