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discontinuous action
【医】 asynechia
affect; effect; intention; action; motive; operation
【医】 action; effect; process; role
【经】 role
在汉英词典及工程领域,"不连续作用"(bù liánxù zuòyòng)对应的英文术语为Discontinuous Action,指系统或控制器输出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跳跃式变化而非连续变化的行为。其核心特征在于输出的突变性,常见于继电器控制、开关系统等非线性场景。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概念
"不连续作用"描述系统输出随输入变化时出现阶跃或突变的现象,区别于连续平滑的响应。例如,恒温器中温度达到阈值时加热器的瞬间启停,即典型的开关式控制(On-Off Control)。
数学表征
其动态过程常通过分段函数或微分包含(Differential Inclusion)模型描述,例如:
$$ dot{x} = f(x) + g(x)u, quad u = begin{cases} u{text{max}} & text{if } s(x) > 0 u{text{min}} & text{if } s(x) < 0 end{cases} $$
其中 $s(x)$ 为切换面函数,决定控制量 $u$ 的跳跃点。
继电器与开关控制
在电机保护电路中,过流继电器触发时电流的瞬时切断(如 IEC 60255 标准定义的跳闸行为),属于保护性不连续作用。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通过高频切换迫使系统沿预设轨迹运动,其控制力在切换面上不连续,但能有效抑制扰动(引用自 IEEE 控制系统协会文献)。
《英汉自动化名词词典》(科学出版社):
将"不连续作用"定义为"控制系统中输出量在输入量连续变化时发生突变的特性",英文对应 "discontinuous action"。
IEEE Standard Dictionary of Electrical Terms:
解释为 "A control action where the output changes abruptly in response to continuous input variations"(标准编号 IEEE 100)。
术语 | 不连续作用 | 连续作用 |
---|---|---|
输出特性 | 跳跃式突变 | 平滑渐变 |
控制实例 | 继电器开关、Bang-Bang控制 | PID调节、线性反馈 |
系统类型 | 非线性系统主导 | 线性系统适用 |
参考资料链接:
根据不同领域的应用,“不连续作用”有以下几种解释:
指在壳体或容器结构中,由于连接处变形不协调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例如压力容器的不同壳体部件(如圆柱壳与球形封头)连接时,若各自自由变形会导致位移或转角差异,实际连接后会产生约束力,引发局部弯曲应力和总应力增大。这种效应在连接边缘附近快速衰减,但对结构强度有重要影响。
指用药过程中不遵循连续服药要求的行为,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指股票价格因突发事件(政策调整、企业重大公告等)突然偏离原有趋势的现象,表现为价格或交易量的非持续性突变。
指物质分散状态差异,例如溶液中溶质分子若被溶剂分子隔离呈“不连续”分布,反之若聚集成团则为“连续”状态。
以上内容综合了工程、医学、金融等领域的解释,若需了解某一领域的详细机制,可参考对应来源的完整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