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聚合丁苯橡胶英文解释翻译、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SBR of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分词翻译:
乳液的英语翻译:
latex
【化】 emulsion
【医】 galact-; galacta-; galacto-
聚合的英语翻译:
aggregation; converge; group; polymerization
【化】 polymerization
【医】 polymerism; polymerization; polymerize
丁苯橡胶的英语翻译:
【化】 SBR; SBR rubber; styrene-buta***ne rubber
专业解析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Emulsion Polymerized Styrene-Butadiene Rubber,简称 E-SBR)是一种通过乳液聚合法生产的合成橡胶,由丁二烯(Butadiene)和苯乙烯(Styrene)两种单体共聚而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与工艺
该橡胶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制造。在此过程中,丁二烯和苯乙烯单体在乳化剂(如脂肪酸皂)作用下分散于水相中形成乳液,在自由基引发剂(如过硫酸盐)的触发下发生共聚反应。反应通常在低温(约5°C)或高温(约50°C)下进行,生成高分子量的共聚物胶乳,再经凝聚、洗涤、干燥等工序得到固体橡胶。
-
成分与结构
- 丁苯橡胶 (SBR):指其化学本质是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
- 乳液聚合:特指其合成方法,区别于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其分子结构中的丁二烯单元以反式-1,4结构为主,含有一定量的1,2-结构(乙烯基),微观结构规整性相对较低。
-
关键特性
- 物理性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老化性和耐臭氧性,但弹性、耐寒性、耐撕裂性及粘着性通常略逊于天然橡胶。
- 加工性能:生胶强度较低,需配合补强填料(如炭黑)使用。其硫化速度较慢,与天然橡胶、顺丁橡胶等相容性好,易于共混加工。
- 苯乙烯含量:通常在23.5% 左右(俗称“丁苯-1500”系列),此比例影响橡胶的硬度、强度及加工性能。
-
主要应用领域
作为世界上产量和消耗量最大的合成橡胶品种,E-SBR广泛应用于:
- 轮胎工业:汽车轮胎(特别是胎面、胎侧)、力车胎。
- 工业制品:输送带、胶管、密封件、减震制品。
- 日常用品:鞋底、地板材料、文具、玩具等。
权威参考来源:
- 《橡胶工业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详细阐述了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结构性能与应用 。
-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 D1418 对包括SBR在内的橡胶进行了系统分类与命名 。
网络扩展解释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Emulsion-polymerized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简称E-SBR)是一种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的合成橡胶,由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共聚而成。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基本定义与组成
- 化学组成:以丁二烯(约75%)和苯乙烯(约25%)为主要单体,通过自由基反应在乳液中聚合形成无规共聚物。
- 结构特点:丁二烯链节中约80%为1,4位加成(其中70%为反式结构),20%为1,2位加成,分子链呈无规分布。
2.制备方法
- 聚合工艺:工业上多采用连续乳液聚合,分为高温(约50℃)和低温(约5℃)两种工艺。低温法因支化少、结构规整性高,逐渐成为主流。
- 关键助剂:
- 引发剂:低温法使用氧化还原体系(如过氧化氢-硫酸亚铁),高温法则用过硫酸盐。
- 乳化剂:混合改性松香酸皂和脂肪酸皂。
- 调节剂:十二碳硫醇等控制分子量。
3.性能优势
- 物理性能:耐磨性、耐热性、抗老化性优于天然橡胶,硫化速度更快。
- 加工特性:可与天然橡胶或其他合成橡胶并用,改善制品性能。
4.应用领域
- 主要用途:约70%-80%用于轮胎制造,也广泛用于胶带、软管、鞋材、电线电缆及医疗制品。
- 特殊品种:通过调整苯乙烯含量(如10%-95%),可生产耐寒型橡胶或高硬度丁苯树脂。
5.与其他丁苯橡胶的区别
- 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对比:
- 乳聚丁苯(E-SBR)含更多非橡胶烃杂质,分子量分布较宽;
- 溶聚丁苯(SSBR)分子链更规整,催化剂残留少,性能更优,但成本较高。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因成本低、工艺成熟,占据全球丁苯橡胶产量的87%以上。其综合性能平衡,是通用橡胶领域的核心材料,尤其在轮胎工业中不可替代。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可参考《乳液聚合丁苯橡胶》专著。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