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酸软膏英文解释翻译、鞣酸软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unguentum acidi tannici
分词翻译:
鞣的英语翻译:
tan
酸的英语翻译: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医】 acidum
软膏的英语翻译:
ointment; unguent
【化】 light paste; ointment; runny paste
【医】 chrisma; Ointment; salve; uncture; ung.; unguent; unguentum
专业解析
鞣酸软膏(Tannic Acid Ointment)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其名称在汉英词典中的对应关系及详细含义如下:
一、术语定义与成分
- 中文名称: 鞣酸软膏
- 英文名称: Tannic Acid Ointment
- 核心成分: 主要活性成分为鞣酸(Tannic Acid),一种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如五倍子、石榴皮、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收敛(Astringent)特性。软膏基质通常为凡士林或羊毛脂等,便于局部涂抹。
- 浓度: 常用制剂浓度为10%-20%。
二、药理作用与用途
鞣酸通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发挥其药理作用:
- 收敛作用: 使皮肤或黏膜的表层蛋白质凝固,收缩毛孔和毛细血管,减少渗出、水肿和局部充血。
- 保护作用: 在创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减少外界刺激和细菌感染风险。
- 止血作用(轻度): 对小血管渗血有一定止血效果。
主要临床应用:
- 治疗轻度烧伤、烫伤(小面积、浅表性),缓解疼痛,减少渗出。
- 治疗褥疮初期(红斑期)、痔疮肿痛、新生儿臀红(尿布疹)。
- 用于皮肤擦伤、渗出性湿疹、溃疡等,促进创面干燥和结痂。
三、权威来源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Chinese Pharmacopoeia): 作为国家药品标准,对鞣酸及其制剂的质量、检验方法有明确规定,是药品合法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核心依据。
-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 MeSH 数据库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将 "Tannic Acid" (鞣酸) 和 "Ointments" (软膏剂) 列为标准医学主题词,提供了权威的术语定义和分类信息。
- 专业药学文献与教材: 如《药剂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详细阐述鞣酸的药理作用机制、软膏剂型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四、重要注意事项
- 禁忌: 大面积烧伤、烫伤或深度创面禁用,以免鞣酸大量吸收损伤肝脏。
- 过敏: 对鞣酸或软膏基质过敏者禁用。
- 使用限制: 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 药物相互作用: 鞣酸可影响其他外用药物(如生物碱、重金属盐)的吸收或活性,不宜同时使用。
鞣酸软膏(Tannic Acid Ointment)是一种以鞣酸为主要成分的外用收敛剂,利用其凝固蛋白质的特性,用于治疗小面积浅表烧伤烫伤、褥疮初期、痔疮肿痛、尿布疹等伴有渗出或轻度出血的皮肤问题。其定义、标准及应用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美国NLM MeSH数据库等权威来源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鞣酸软膏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皮肤问题的治疗与护理。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其特点:
一、定义与成分
鞣酸软膏的主要成分为鞣酸(含量5%-10%),辅以甘油、凡士林等保湿成分。鞣酸又称单宁酸,是一种从植物(如五倍子、橡树)中提取的天然多酚化合物,通过沉淀蛋白质发挥收敛作用。
二、作用机制
- 收敛保护:鞣酸与皮肤表层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减少渗出液并硬化皮肤表面,从而隔离外界刺激。
- 抗菌抗炎:抑制细菌生长,降低感染风险。
- 止血止痛:减少局部出血和疼痛感,促进创面修复。
三、适应症与适用人群
- 婴幼儿尿布疹(红屁屁):通过隔离尿液/粪便刺激,加速皮肤修复。
- 褥疮/烫伤:减轻渗出,促进干燥结痂。
- 湿疹/皮炎:缓解瘙痒红肿,修复屏障。
- 痔疮/淹脖子:收敛止血,减少疼痛。
四、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 用法:清洁患处后,取黄豆大小药膏涂抹,每日2-3次,严重时可厚敷过夜。
- 禁忌:
- 不可大面积使用,以免鞣酸吸收导致肝损伤。
- 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
- 安全性:不含激素,新生儿、孕妇均可使用。
五、产品特点(以北医三院制剂为例)
采用天然鞣酸配方,搭配甘油和凡士林形成“收敛+保湿+隔离”三重作用,专为婴幼儿敏感肌设计。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