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tension wrapped fin tube
绕片式翅片管(Helically Wound Finned Tube)是一种通过将金属带材以螺旋形式缠绕在基管表面制成的强化传热元件,其核心功能是扩展换热表面积并提升热传导效率。该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换热设备,例如锅炉余热回收系统、空调冷凝器及石化行业反应器等场景。
结构与工艺:
绕片工艺通常采用冷轧或热轧技术,将铝、铜或不锈钢材质的带状翅片紧密贴合于钢管、铜管等基体外壁,形成连续螺旋状翅片阵列。根据ASME标准B36.10M,缠绕角度需控制在15°-45°以平衡流体阻力与传热性能。
热力学特性:
通过增加有效传热面积(可达基管表面积的8-15倍),绕片式设计可显著提高传热系数。实验数据显示,在相同工况下,其换热效率比光管提升30%-50%(参考《传热学》第7版,Incropera著)。
行业应用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T 28713-2012《管壳式热交换器用强化传热管》明确规定了绕片式翅片的尺寸公差与焊接强度要求,而美国换热器制造商协会(HETA)技术报告指出该类翅片管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中可降低能耗12%-18%。
材料选择依据:
根据NACE MR0175/ISO 15156标准,在含硫腐蚀性环境中推荐采用316L不锈钢绕片与碳钢基管的复合结构,此类组合在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中已实现超过10万小时的安全运行记录。
绕片式翅片管是一种通过机械缠绕工艺在基管表面增加翅片的换热元件,主要用于强化传热效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绕片式翅片管是指在常温状态下,将金属带(如钢带、铝带、铜带等)通过机械力螺旋缠绕在基管(钢管、铜管等)外表面形成的翅片管。翅片与基管结合方式包括自然张力贴合或后续焊接/镀层处理,如搪锡工艺。
综合多个网页信息,绕片式翅片管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简单工艺实现高效传热,但需根据工作环境(温度稳定性、介质类型)选择合适的材质组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