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光栅英文解释翻译、全息光栅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holographic grating
分词翻译:
全的英语翻译:
complete; entirely; full; whole
【医】 pan-; pant-; panto-
息的英语翻译:
breath; cease; interest; news; rest
光栅的英语翻译:
grating; raster
【化】 grating
专业解析
全息光栅(Holographic Grating)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制成的具有周期性微结构的光学元件。其核心特征在于通过两束或多束相干光在感光材料(如光刻胶)上发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图案,经显影处理后,该图案转化为具有周期性凹凸起伏或折射率调制的物理结构,从而实现对入射光的衍射控制。
详细解释:
-
定义与原理:
- 全息 (Holographic): 指该光栅的制造方法基于全息术(Holography)。全息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物体的波前信息(振幅和相位)。在全息光栅制作中,“物体”就是设计好的干涉图样本身。
- 光栅 (Grating): 指该元件具有周期性结构,其周期(光栅常数)通常在亚微米到微米量级。当光入射到这种周期性结构上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光波的方向、强度或相位按照特定规律发生改变。
- 工作原理: 全息光栅的本质是一个衍射光栅。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其周期性结构将入射光波前分割成大量相干子波源,这些子波在空间干涉,形成特定方向的衍射光束。衍射角 θ 满足光栅方程:
$$
d(sintheta_m - sintheta_i) = mlambda
$$
其中:
- $d$ 是光栅常数(周期),
- $theta_i$ 是入射角,
- $theta_m$ 是第 $m$ 级衍射光的衍射角,
- $lambda$ 是入射光波长,
- $m$ 是衍射级次(整数,0, ±1, ±2, ...)。
-
制造方法:
典型的制造过程涉及:
- 使用激光器产生高度相干的单色光(如 He-Ne 激光或 Ar+ 激光)。
- 将激光束分束为两束(或多束)相干光。
- 使这些光束以特定角度相交并叠加在涂有感光材料的基板(如玻璃)表面。
- 光束干涉形成稳定的、具有恒定空间频率的明暗条纹(正弦或近正弦分布)。
- 对感光材料进行显影处理,将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转化为材料表面的浮雕结构(表面浮雕光栅)或内部折射率的周期性调制(体相位光栅)。
- 为提高效率或耐用性,常会进行后续处理,如镀金属反射膜(制作反射式光栅)或复制工艺。
-
特点与优势:
- 高分辨率: 全息光栅通常具有非常高的刻线密度(即很小的光栅常数 $d$),这使得它们能够分辨波长非常接近的光,在光谱分析中具有高分辨率。
- 低杂散光: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刻划光栅,全息光栅的沟槽形状更接近理想的正弦波形,这有助于减少杂散光和鬼线(由周期性误差引起的假谱线)。
- 无鬼线: 由于制造过程不存在周期性误差,全息光栅几乎不产生鬼线。
- 灵活的设计: 通过改变两束干涉光的夹角,可以相对容易地制作出不同空间频率(即不同光栅常数)的光栅。还可以制作凹面光栅、变间距光栅等特殊类型。
- 成本效益: 对于大批量生产,全息光栅的复制技术相对成熟且成本较低。
-
主要应用:
- 光谱仪和单色仪: 作为核心色散元件,将复色光分解成光谱,用于物质成分分析、环境监测、天文观测等。
- 激光技术: 用作激光谐振腔中的波长选择元件(调谐元件)或输出耦合器。
- 光学信息处理: 在光学计算、模式识别、全息存储等领域用作空间滤波器或光束分束器。
- 计量学: 用于位移测量、角度测量、波前检测等。
- 显示技术: 用于制作全息显示元件、衍射光学元件(DOE)等。
权威参考来源:
- OSA Handbook of Optics (Vol. II): 美国光学学会(OSA)出版的权威光学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光栅(包括全息光栅)的原理、制造和应用。 https://www.osapublishing.org/handbook-of-optics
- SPIE Field Guide to Diffractive Optics: 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出版的衍射光学现场指南,对衍射光栅(含全息光栅)有精炼的概述。 https://spie.org/publications/fg10
- RP Photonics Encyclopedia - Holographic Grating: 专业的光子学在线百科全书,提供“全息光栅”词条的详细技术解释。 https://www.rp-photonics.com/holographic_gratings.html
- Thorlabs Tutorials - Diffraction Gratings: 知名光学元件供应商Thorlabs提供的技术教程,清晰解释了衍射光栅(包括全息光栅)的基础知识。 https://www.thorlabs.com/newgrouppage9.cfm?objectgroup_id=9025
- 《光学》 作者:Eugene Hecht: 国际广泛使用的经典光学教材,其中章节详细阐述了衍射原理和光栅(包括全息光栅)的工作机制。 https://www.pearson.com/us/higher-education/program/Hecht-Optics-5th-Edition/PGM152967.html
网络扩展解释
全息光栅是一种基于激光干涉原理制作的光学元件,其结构具有周期性空间调制特性,能够通过衍射效应实现对光波的精确控制。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1.定义与基本原理
全息光栅属于衍射光栅的一种,通过记录两束相干激光的干涉条纹形成周期性结构。这种结构可对入射光的振幅或相位施加周期性调制。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激光的干涉现象,将干涉条纹记录在光敏材料(如光致抗蚀剂)上,再通过显影、蚀刻等工艺形成光栅图案。
2.制作方法
- 干涉记录:两束相干激光以一定角度投射到涂有光敏材料的基底上,形成明暗交替的正弦型干涉条纹。
- 显影与蚀刻:通过化学处理去除被感光部分,形成周期性槽线或折射率变化的微结构。
- 镀膜处理:根据需求镀反射膜(反射式光栅)或保持透射特性(透射式光栅)。
3.主要特点
- 高精度:无机械刻划误差,杂散光少,分辨率高。
- 无鬼线与伴线:避免了传统刻划光栅的微观缺陷。
- 适用范围广:支持紫外到红外波段,且可制作大口径光栅。
4.应用领域
- 光谱分析:用于高分辨率的发射、吸收光谱测量。
- 光学测量:实现三维形貌重建和高精度尺寸检测。
- 光通信与集成光学:作为波长选择元件或光耦合器。
- 防伪技术:利用复杂光栅图案实现产品防伪。
5.历史与发展
全息光栅技术起源于1948年盖伯(Dennis Gabor)的全息理论,20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的成熟推动了其实际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和微纳加工技术的进步,全息光栅在精密光学和新兴技术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结合激光干涉的物理原理和先进材料工艺,全息光栅在精度和功能上显著优于传统刻划光栅,成为现代光学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