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氧代环二十一烷英文解释翻译、七氧代环二十一烷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heptaoxacycloheneicosane
分词翻译:
七的英语翻译:
seven
【医】 hepta-; segtem; Sept.
氧代的英语翻译:
【化】 oxo
环的英语翻译:
annulus; hem in; link; loop; ring; surround
【计】 ring up; toroid
【化】 ring
【医】 annuli; anulus; band; circle; circulus; cycle; cyclo-; gyro-; loop; orb
ring; verge
二十一烷的英语翻译:
【化】 n-heneicosane
专业解析
七氧代环二十一烷(heptaoxacyclheneicosane)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名称可从汉英词典角度及化学命名规则解析如下:
一、中文名称解析
-
七氧代
指分子中含有七个氧原子("氧代"表示氧原子取代了碳链上的氢或形成醚键),在化学命名中体现为氧杂原子(oxa-)。
-
环二十一烷
指由21个碳原子 构成的环状饱和烃骨架("二十一烷"即C₂₁H₄₄的直链烷烃,"环"表示环状结构)。
二、英文名称解析
英文名heptaoxacyclheneicosane 的构成:
- hepta-(七)
- oxa-(氧杂,表示氧原子嵌入环中)
- cyclo-(环状)
- heneicosane(二十一烷,源自希腊词根 "heneicosi" 意为21)。
三、化学结构与性质
该化合物属于大环多醚(冠醚类似物),结构式为21元环中嵌入7个氧原子,分子式可表示为C₁₄H₂₈O₇(因环中每嵌入一个氧原子替代一个CH₂,碳原子数减少)。其特点包括:
- 环状骨架:由14个亚甲基(—CH₂—)和7个氧原子交替排列构成。
- 配位能力: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可与金属离子(如碱金属、碱土金属)形成配位键,应用于离子传输或催化领域。
四、命名依据与权威来源
-
IUPAC命名规则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有机化学命名法》,"氧杂环"(heterocycle)以词缀-oxa- 表示氧原子,环大小由碳原子总数定义。
示例:1,4,7,10,13,16,19-Heptaoxacyclheneicosane(全称需标位次,但通常简写)。
-
中文命名标准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规定:
- "氧代"对应氧杂环的氧原子;
- 环大小以总原子数命名(如二十一烷环)。
五、应用领域
此类大环多醚常见于:
- 超分子化学:作为人工离子通道或分子传感器;
- 材料科学:修饰电极、高分子电解质;
- 药学:药物载体(利用其包合金属离子特性)。
参考文献来源(非链接,可检索文献名称):
- :Comprehensive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Elsevier, 1996)
- :IUPAC蓝皮书《有机化学命名法》(2013版)
- :《有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国化学会,2017)
网络扩展解释
七氧代环二十一烷(英文名:heptaoxacycloheneicosa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名称和结构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1.词源分解
- Hepta-:希腊语前缀,表示“七”,指分子中含有七个氧原子。
- Oxa-:有机化学命名中表示氧原子取代了碳环中的某个碳位。
- Cyclo-:表明分子为环状结构。
- Heneicosane:直链二十一烷(C₂₁H₄₄),由21个碳构成的烷烃。
2.结构推测
分子式为C₁₄O₇H₂₈(未明确文献支持,需进一步验证),其结构可能为:
- 一个由21个原子组成的环状骨架(碳和氧共同构成)。
- 其中7个氧原子以醚键(-O-)形式分布在环的不同位置,形成多氧杂环结构。
3.可能的性质与用途
- 物理性质:可能具有类似冠醚的配位能力,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参考冠醚特性)。
- 潜在应用:或用于超分子化学、催化领域,但具体用途未见详细文献记载。
4.相关化合物对比
- 普通二十一烷(Heneicosane):直链烷烃,分子式C₂₁H₄₄,熔点约39-41°C,用于工业润滑或研究(见、3)。
- 冠醚(如18-冠-6):含多个氧原子的环状醚,常用于金属离子识别。
5.注意事项
当前关于该化合物的权威数据较少,以上解释基于命名规则和类似结构推导。如需精确信息(如合成方法、光谱数据),建议通过专业化学数据库(如SciFinder、Reaxys)进一步检索。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