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ellular concrete
bleb; bubble
【化】 air bell; air blister; air bubble; air checks; air lock; air pocket
air shots; air traps
【医】 air bladder; air cell; air vacuole
concrete
【化】 concrete
【医】 concrete
气泡混凝土(Foam Concrete)是以水泥基胶凝材料、水、发泡剂为主要成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引入均匀封闭气孔形成的轻质多孔建筑材料。该材料具有密度低(400-1600 kg/m³)、导热系数小(0.1-0.7 W/(m·K))和可泵性佳的特点。
根据《建筑材料标准汇编》,其制备过程包含三个关键阶段:①预制泡沫生成(机械搅拌发泡剂溶液);②浆体制备(水泥与掺合料混合);③泡沫掺拌(体积占比可达80%)。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实验数据显示,28天抗压强度可达0.5-10 MPa,干缩率控制在0.3-0.5 mm/m范围内。
在工程应用领域,住建部《轻质混凝土技术指南》明确指出该材料适用于:建筑屋面保温层、地下管廊回填、道路路基扩建等场景,能有效降低结构荷载30%-50%[引用住建部《轻质混凝土技术指南》2023版]。值得注意的是,ASTM C869标准规定了发泡剂性能检测方法,要求稳泡时间>60分钟,发泡倍数>20倍。
气泡混凝土(又称泡沫混凝土或发泡混凝土)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将气体引入水泥基材料中形成多孔结构的轻质建筑材料。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用途的详细说明:
气泡混凝土属于加气混凝土的特殊类型,通过机械发泡系统将发泡剂与水泥浆均匀混合,再经浇筑成型和自然养护形成。其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或半封闭气孔,气孔直径通常为0.1-3mm,密度范围在300-1600kg/m³之间。
气孔类型分为封闭圆孔、半封闭孔和贯通孔,其中后两者会增加吸水率(通常8-25%),但通过掺加防水剂可降至5%以下。构造孔隙(胶凝孔、毛细孔等)对强度影响较小,抗压强度范围在0.5-10MPa之间。
该材料因兼具环保(工业废料利用率可达30%)、施工便捷(可泵送自流平)等优势,已成为我国建筑节能改造的主流材料之一。更多技术参数可参考建筑行业标准JG/T 266-2011《泡沫混凝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