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rrosion pit(ting)
corrode; erode; eat into; encroach; gain on; gnaw; weather
【计】 erosing
【化】 erosion
【医】 erode; erosio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计】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医】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经】 point; pt
在汉英词典与地质学交叉领域,"侵蚀点"对应的英文术语为"erosion point"或"erosion spot",指地表物质受自然力作用产生剥离的起始位置。根据《地质学大辞典》定义,该术语描述的是风化作用、流水冲刷或风力搬运等外营力作用下,地表岩层或土壤最先出现物质损失的特定点位。
其核心特征包含三个维度:
该术语在《英汉地质学词典》(第二版)中被细分为:暂时性侵蚀点(季节性出现)和持续性侵蚀点(常年活跃)。监测这些点位对预防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遥感技术可精确识别毫米级的地表形变前兆。
“侵蚀”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详细含义及用法:
逐渐破坏或腐蚀
指事物因外部因素(如自然力量、病菌等)逐渐受损或变质。例如:病菌侵蚀人体;风雨侵蚀岩石。
侵占财物
指以隐蔽方式逐步侵占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例如:侵蚀公款;利益集团侵蚀公共资源。
自然风化作用
地质学中特指岩石、土壤等受自然力量(风、水、温度)破坏的过程。例如:水土流失是侵蚀的典型现象。
自然现象:
“土壤侵蚀是水污染的主要根源。”
“这些古代石刻因风雨侵蚀,字迹已模糊。”
社会行为:
“假公济私会侵蚀国本,必须杜绝。”
“侵蚀公款的行为属于职务犯罪。”
地质学中,侵蚀作用可分为水力侵蚀(如河流冲刷)、风力侵蚀(如沙漠化)、冰川侵蚀 等类型,是地貌形成的重要过程。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专业领域解释,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或地质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