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piracular slit
gas
【医】 aer-; aero-; air; atmo-; physo-; pneuma; pneuma-; pneumato-; pneumo-
hole; small opening
定义
气孔隙指材料(如岩石、土壤、金属铸件等)内部由气体占据的微小空隙或孔洞。在地质学和材料科学中,该术语用于描述多孔介质中气体可存储或流通的空间体积占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公式:$phi = frac{V{text{pore}}}{V{text{total}}} times 100%$),其中 $phi$ 为孔隙度。
术语构成解析
学科应用场景
地质学/石油工程
气孔隙是评估油气储层质量的关键参数。高孔隙度的岩石(如砂岩)具备更强的天然气储存能力,例如页岩气开采需分析纳米级气孔隙分布。来源:《英汉地质词典》(第三版,2015年);《石油工业术语》国家标准(GB/T 19492-2004)。
材料科学
金属铸造过程中,熔融金属内溶解的气体冷却时析出形成气孔隙,可能导致零件机械性能下降。通过X射线断层扫描可检测孔隙率。来源:《材料科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11年)。
实际意义
气孔隙率直接影响资源勘探效率(如页岩气开发)、材料耐久性(如航空航天合金)及环境工程(如土壤透气性)。例如,致密砂岩储层的气孔隙度低于10%时需采用水力压裂技术提高开采率。
权威参考
“气孔隙”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指土壤中当量孔径较大的孔隙(通常>0.02mm),其特点包括:
“气孔隙”在土壤学中特指通气孔隙,强调空气流通性;而其他领域可能指气孔、气隙等不同概念,需结合具体学科背景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