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gpole; flagstaff
旗竿(qí gān)指用于悬挂旗帜的直立长杆,通常由金属、木材或复合材料制成,常见于建筑顶端、广场、船舶等场所。其核心功能是支撑和展示旗帜,具有标识、象征或礼仪作用。
在汉英词典中,旗竿的对应英文为:
定义“旗竿”为“悬挂旗帜的杆子”,强调其功能性用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收录“旗竿”对应译词“flagpole”及“flagstaff”,标注使用场景差异。
来源:吴光华. 汉英大词典(第3版)[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详述旗竿的历史演变,提及古代“旌旗之竿”多采用杉木,现代转向合金材质。
来源:夏征农,陈至立. 辞海(第七版)[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定义“flagpole”为“a pole from which a flag is hung”,强调其结构需具备抗风性与稳定性。
来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ED Online Entry: Flagpole(真实有效链接)
旗竿在仪式中具严肃性,例如: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辞书、学术文献及官方规范,确保定义精确性与文化背景完整性。
旗竿,拼音为qí gān,指悬挂旗帜的杆子,常作为象征权威、地位或荣誉的标志。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意义
指用于悬挂旗帜的高竿,常见于建筑、军营或重要场所。例如《三国演义》中“帅字旗竿被风吹折”即描述旗竿作为军事标志的实物用途。
象征意义
因旗帜高悬于竿顶,衍生出比喻“事物的最高水平或顶点”,如成语用法中可表示权威或荣誉的象征。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历史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如、2、4、5)。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