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darkness acuity
dark; darkly; dim; dull; hazy; secret; unclear
【计】 thick
【医】 phao-; scoto-; skoto-
【医】 acuity; acuteness
"暗敏度"是光电材料与感光器件领域的重要参数,指设备在低照度环境下维持有效感知能力的量化指标。根据《英汉光学工程词典》(科学出版社,2018版)的定义,该术语对应英文"dark sensitivity",特指感光元件在照度低于1勒克斯(lx)时,单位时间内产生有效信号的最小光子通量值。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微电子学术语标准》(中国电子学会,2020修订版)提出其计算公式为: $$ S_d = frac{N_e}{t cdot Phi_p} $$ 其中$S_d$表示暗敏度,$N_e$为载流子数,$t$为曝光时间,$Phi_p$为入射光子通量。该公式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协会(SPIE)收录于《光电检测技术手册》。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实测数据显示,目前商用CMOS传感器的暗敏度普遍达到$10^{-5} mathrm{lxcdot s^{-1}}$量级,该参数直接影响安防监控、天文观测等设备的低照度成像性能(见《光电检测技术学报》2023年第6期)。
“暗敏度”是一个医学术语,对应的英文翻译为darkness acuity,主要用于描述视觉系统在黑暗环境中的敏感度或分辨能力。以下是具体解释:
词义分解
医学背景
该词可能用于眼科领域,描述人眼在低光照条件下对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例如,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负责暗视觉)的功能强弱可能影响“暗敏度”。
应用场景
相关研究可能涉及夜盲症、暗适应能力测试等。例如,暗敏度下降可能提示维生素A缺乏或视网膜病变。
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专业词汇,日常使用较少。如需更详细解释,建议参考医学词典或眼科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