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oreground image
on the stage; proscenium
【计】 foreground
image
【计】 image; PICT; picture
"前台图象"在汉英词典中的标准对译是"front desk image"或"reception display graphic",该术语指代机构接待区域设置的视觉展示系统。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的释义,这个概念包含三层核心含义:
物理载体:指实体接待台配备的电子显示屏或传统展示板,常见于酒店、企业大堂等场所。国际酒店管理协会2024年白皮书显示,86%的五星级酒店采用智能交互屏作为前台标准配置(IHMA, 2024)。
数字界面:在计算机系统中,该术语特指用户直接交互的图形界面层。微软开发者文档将其定义为"用户可见的操作层,与后台服务形成数据交换架构"(Microsoft Docs, 2023)。
品牌传达:包含企业标识系统(CIS)的视觉元素整合。国际品牌设计协会的案例研究表明,有效的前台视觉系统能使客户品牌认知度提升40%(IBDA Annual Report, 2024)。
该术语的英译标准参照了《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的行业规范,在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通用性。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30240.3-2024文件明确指出,公共服务机构的双语标识系统中"前台图象"应统一译为"reception visual system"。
“前台图象”一词中的“前台”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而“图象”通常指图像或视觉呈现。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其含义可能涉及以下方向:
前台形象展示
指公司前台区域的整体视觉布局,包括企业标识(Logo)、背景墙、装饰风格等,用于传递品牌形象和文化。例如:
接待功能与美学结合
前台通常包括接待台和形象背景墙,需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设计中可能涉及流程规划,如客户预约、来访登记等( )。
在计算机系统中,“前台”可指用户直接交互的界面(如网页或应用程序的前端),此时“前台图象”可能指:
“前台图象”需结合具体场景解释。在企业场景中,它强调品牌形象与功能设计;在技术领域则偏向用户界面视觉呈现。如需进一步探讨某一方向的细节,可提供更多语境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