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米秒安制英文解释翻译、千克米秒安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meter-kilogram-second-apmere system of unit
分词翻译:
克米的英语翻译:
【医】 grammeter
秒的英语翻译:
second
【计】 SEC
安的英语翻译:
quiet; calm; safe; set
制的英语翻译:
make; manufacture; restrict; system; work out
【计】 SYM
【医】 system
专业解析
千克米秒安制(MKSA System)是国际单位制(SI)的基础框架,以米(m)、千克(kg)、秒(s)、安培(A)四个基本单位为核心构建的物理量测量系统。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核心单位
-
米 (m)
长度的基本单位,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汉英释义: 米(meter),国际标准长度单位。
-
千克 (kg)
质量的基本单位,以国际千克原器(现改由普朗克常数定义)为基准。
汉英释义: 千克(kilogram),国际标准质量单位。
-
秒 (s)
时间的基本单位,由铯-133原子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定义。
汉英释义: 秒(second),国际标准时间单位。
-
安培 (A)
电流的基本单位,定义为真空中1秒内通过1库仑电荷量所对应的电流强度(即$1text{A} = 1text{C}/text{s}$)。
汉英释义: 安培(ampere),国际标准电流单位。
二、系统特性与衍生单位
- 统一性:所有力学和电磁学单位均可由这四个基本单位导出(如牛顿 $1text{N} = 1text{kg} cdot text{m}/text{s}$,伏特 $1text{V} = 1text{kg} cdot text{m}/(text{s} cdot text{A})$)。
- 国际地位:1946年国际计量大会(CGPM)确立MKSA制为SI制的核心,后扩展为包含开尔文、坎德拉、摩尔的完整体系。
三、权威来源参考
- 国际计量局(BIPM)对SI单位的官方定义(来源:BIPM SI Brochure)
- 中国国家标准《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计量学基础》教材中MKSA制与电磁单位的关系(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为符合原则,引用来源均为权威机构出版物,此处省略具体链接,实际引用时需标注可验证的官方文件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千克米秒安制”相关单位的详细解释,主要涉及国际单位制(SI)中的四个基本单位:
一、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体系
国际单位制包含七个基本单位,用户提到的“千克、米、秒、安”是其中的四个核心单位()。
二、各单位的定义与演变
-
千克(kg)
- 旧定义(2019年前):以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为准,该原器是1889年制造的铂铱合金圆柱体()。
- 新定义(2019年启用):通过普朗克常数$h=6.62607015×10^{-34}text{J·s}$来定义,确保质量测量的稳定性()。
-
米(m)
- 当前定义: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1983年采用()。
- 历史:曾以地球子午线长度和铂铱合金米原器为基准。
-
秒(s)
- 定义:基于铯-133原子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持续时间,1967年确定()。
-
安培(A)
- 旧定义:通过两根无限长平行导线间的力推导。
- 新定义(2019年):固定基本电荷$e=1.602176634×10^{-19}text{C}$,结合秒定义电流()。
三、单位间的关系与应用
- 组合单位示例:如动量单位“千克·米/秒”(kg·m/s)由质量(kg)与速度(m/s)相乘得出()。
- 科学意义:新定义使单位稳定性提升,减少对物理实物的依赖,促进精密测量技术发展()。
四、总结
“千克米秒安”是国际单位制中基础物理量的核心,2019年的重新定义标志着计量体系进入量子化时代。如需完整单位体系信息,可参考国际计量局(BIPM)官方文件。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