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 shock
"强震"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英文翻译为"strong earthquake"或"intense earthquake",指里氏震级5.0级以上的地震现象。根据中国地震局官网定义,强震是指能造成明显地面震动、建筑物受损的地震能量释放过程。其形成机制与地壳板块间应力积累导致的断层破裂直接相关,震源深度通常小于70公里,能量通过地震波形式向地表传播。
该术语在学术领域常采用定量描述,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将矩震级(Mw)≥6.0界定为破坏性强震阈值。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强"字在汉语中既表示物理强度($F=ma$),也隐喻破坏力度,与英文"strong"的语义场存在等值对应关系。
在工程抗震领域,强震观测数据对建筑抗震设计具有指导价值。日本国立地震研究所的强震记录数据库显示,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冲地震(里氏9.0级)最大地面加速度达2933 gal。这类数据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实证依据。
强震是地震学中描述高震级地震的术语,其定义和特点如下:
强震指震级等于或大于6.0级的地震。其中,震级≥8.0级的称为巨大地震(如1960年智利9.5级地震)。这一划分标准依据国际上通用的里氏震级或矩震级体系。
地震能量与震级呈指数关系: $$ E propto 10^{1.5M} $$ 具体表现为:
强震可引发多重灾害:
根据长沙市地震局数据:
类型 | 震级范围 | 感知程度 |
---|---|---|
弱震 | <3.0级 | 不易察觉 |
有感地震 | 3.0-4.5级 | 可感知但破坏小 |
中强震 | 4.5-6.0级 | 局部破坏 |
强震 | ≥6.0级 | 严重破坏 |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地震监测机构与百科资料,具体防灾措施建议参考当地地震应急预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