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glucuronidase; glycuronidase
葡萄糖醛酸酶(Glucuronidase)是一类催化葡萄糖醛酸苷键水解的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其英文术语"glucuronidase"由"glucuronic acid"(葡萄糖醛酸)与"-ase"(酶后缀)构成,反映了该酶的核心功能——分解含葡萄糖醛酸的复合物。
从生物化学角度,该酶主要参与第二阶段代谢反应,负责将药物、毒素等物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产物水解,促进异源物质的排出。人体内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 GUS)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病理过程相关,其活性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指标之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镜岩等主编)。
该酶家族包含α和β两种异构酶,其中β型在医学领域更受关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收录了人类GUS基因的详细序列信息,其编码蛋白由6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75kDa(Gene ID: 2990)。最新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分泌的微生物源β-葡萄糖醛酸酶可影响伊立替康等抗癌药物的肝脏肠循环,这一发现为化疗副作用管理提供了新思路(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23)。
葡萄糖醛酸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是一种水解酶,主要参与糖苷键的水解和代谢过程。其检测结果在不同医学场景中有不同意义,以下是综合解释:
该酶属于溶酶体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如肝脏、肠道、生殖道等)和部分微生物中,主要功能包括:
检测结果阳性需结合具体检测样本和症状分析:
妇科检查(白带样本)
阳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与微生物感染相关,需结合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等症状进一步诊断(、5、10)。
消化系统疾病
肝胆疾病
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炎、肝硬化、胆道感染或胆汁淤积相关,因酶活性异常影响胆红素代谢(、6)。
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解读,避免自行用药。若需查看完整信息,可参考、3、6、8、10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