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针叶金鸡纳树英文解释翻译、披针叶金鸡纳树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inehona lancifolia
分词翻译:
披的英语翻译:
wrap around
针的英语翻译:
acupuncture; injection; needle; pin; pricker; stitch
【医】 acu-; needle; Pin; spicula; spicule; spiculum
叶的英语翻译:
leaf; foliage; frondage;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
【医】 foil; Fol.; folia; folium; frond; leaf; lobe; lobi; lobus; petalo-
phyllo-
金鸡纳树的英语翻译:
cinchona
专业解析
披针叶金鸡纳树(Cinchona lancifolia)
中文名:披针叶金鸡纳树
英文名:Lanceleaf Cinchona
学名:Cinchona lancifolia Mutis
植物学特征
-
形态:
- 常绿乔木,高10-15米,树皮黄褐色,含奎宁生物碱。
- 叶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革质,叶脉清晰。
- 花序圆锥状,花冠淡红色或白色,花期4-6月。
-
分布与生境:
-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哥伦比亚至秘鲁),海拔1800-3000米的湿润森林。
- 现于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地引种栽培,需高温高湿环境。
药用价值与化学成分
-
奎宁提取:
- 树皮富含奎宁(Quinine)、奎尼丁(Quinidine)等生物碱,含量约6-8% 。
- 奎宁是抗疟疾核心成分,通过抑制疟原虫DNA复制起效。
-
传统应用:
- 南美原住民用于退热、镇痛;17世纪传入欧洲后成为疟疾特效药。
- 现代用于治疗夜间腿痉挛及心律失常药物合成。
历史与文化意义
保护现状
参考资料:
- 《药用植物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 WHO传统医药报告(2019)
-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栽培指南
网络扩展解释
“披针叶金鸡纳树”是金鸡纳树的一种类型,其名称来源于其叶片的形状特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植物学特征
- 科属分类:属于茜草科金鸡纳属,学名可能为Cinchona ledgeriana或Cinchona calisaya。
- 形态特征:
- 叶片:呈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度约7-12厘米,对生排列。
- 花与果实:夏季开白色或淡红色小花,聚伞花序;蒴果椭圆形,种子具翅。
- 树高:通常为3-6米,最高可达25米,树皮灰褐色且较薄。
2.产地与用途
- 原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后引种至云南、台湾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 经济价值:树皮含奎宁(金鸡纳霜),是抗疟疾药物的主要原料,兼具解热、镇痛作用。
3.名称关联
- “披针叶”指叶片形状细长如披针,是区别于其他金鸡纳树种的特征之一。
- 别名包括奎宁树、规那树等,均与药用功能相关。
4.扩展信息
- 金鸡纳树属约有25种,不同种类叶片形态、奎宁含量略有差异。
- 历史上因治疗疟疾需求,曾引发大规模种植和贸易。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或引种信息,可参考林业局资料(如)或植物学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