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piphysial syndrome; pellazzi's syndrome; pineal syndrome
【化】 pineal body
【医】 cerebral apophysis; conarium; corpora pineale; cpiphyseal glands
epiphysis; epiphysis cerebri; penis cerebri; pineal; pineal appendage
pineal bo***s; pineal glands; turbo cerebri
【医】 complex; symptom complex; symptom grouping; symptom-complex
symptom-group; symptomes complice; syndrome
松果体综合征(Pineal Gland Syndrome),是指因松果体(Pineal Gland)结构或功能异常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总称。该腺体位于大脑丘脑上部,主要分泌褪黑素(Melatonin),对人体生物钟、睡眠-觉醒周期及季节性节律具有核心调控作用。
褪黑素分泌失调
松果体通过光信号调节褪黑素合成。光照抑制分泌,黑暗促进释放。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昼夜节律紊乱,表现为失眠、日间嗜睡或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肿瘤压迫效应
松果体区肿瘤(如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可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脑积水、头痛、呕吐;压迫顶盖前区引发帕里诺综合征(Parinaud's Syndrome),表现为眼球上视麻痹、瞳孔光反射消失。
诊断依据:
治疗方案:
中医关联理论:松果体在中医中对应"泥丸宫",属督脉。《黄庭经》载:"泥丸百节皆有神",其功能失调与"不寐"、"头风"等证相关,可通过针灸百会、神庭穴辅助调节。
注:临床需鉴别生理性松果体钙化(成人发生率约40%)与病理性病变,无症状钙化无需干预。
松果体综合征,又称Frankl-Hochwart综合征或松果体-神经-眼综合征,是一组由松果体区病变(如肿瘤、炎症、外伤等)引发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神经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功能异常。以下是具体解析:
松果体综合征多由松果体区肿瘤引起,常见类型包括生殖细胞瘤、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等()。这些肿瘤可能起源于松果体本身或周围组织(如第三脑室、中脑四叠体等),约占颅内肿瘤的0.4%-1%()。此外,炎症、外伤或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肿瘤压迫导水管引发脑积水,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等功能受损,导致睡眠障碍、昼夜节律失调;部分肿瘤分泌促性腺激素,引发性早熟(多见于男孩)()。
根据肿瘤起源,松果体瘤可分为三类:
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MRI)和内分泌评估。治疗以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为主,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和位置制定()。
若需进一步了解诊疗细节,可参考权威医学资料或咨询神经外科专科医生。
【别人正在浏览】